
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术说课稿1一、说教材
(一)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网上浏览、搜索与下载信息》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编写组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学生在第一节已学习了相关的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概念等内容),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是由理论到具体操作的转折点,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
从内容上看,本节分为3个课时来讲授:
(1)学习接入Internet的一些方式、浏览网页及超链接等知识和操作技能。
(2)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
(3)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的基本方法。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2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在第1课时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
(2)识记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的网址。
(3)学会如何利用关键词进行网上搜索。
2.能力目标
(1)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2)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搜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关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加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关键词进行网上搜索。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恰当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快速查找到所需的信息。
二、说教法
(一)教学策略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事物的认识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过程,这种意义建构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发生,通过与他人的协作,经过对事物认识的不断修正、完善,最后建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策略。因此,根据这一节课时内容的要求,设计如下:
1.巧设导入,激发兴趣。——想学
2.指导学法,网上搜索。——乐学
3.深化知识,提升技巧。——会学
4.协作探究、搜索竞赛。——善学
(二)教法设计
设定特定的学习任务,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以电子教室控制系统为平台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把演示、讲授、实践、反馈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到新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媒体设计
硬件环境:教师机一台,服务器一台,学生用计算机60台,投影仪,多媒体控制平台。具备上网条件.
软件环境: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0操作系统,教师机和学生机为WIN98操作系统,腾图多媒体教学软件,自制教学课件。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网络知识和学会了浏览网页信息。为学习和掌握网上搜索信息的`技能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基于初二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较直观,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初二学生,对社会有肤浅的理解,情感和心理还处在发展完善时期,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在形成中。
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观察、理解到模仿,再到实际操作,有步骤的掌握操作,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教师活动
教学媒体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片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宣传短片
播放视频片段
观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提问:五个福娃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讨论:你会通过什么方式去查找问题的答案?
展示问题
回答:如何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上网
引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优越性
提问:哪种手段会更加方便?
回答:网上搜索
展示课题: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
导出本课内容
(二)指导学法,网上搜索(12分钟)
教师活动
教学媒体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要进行网上搜索,需要使用什么工具?
举例:114电话查询台
思考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举例,使之能更好地理解搜索引擎的用途。
展示: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常见搜索引擎网址
课件展示:
1、概念: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网站,只不过该网站专门为人们提供信息搜索服务,它使用特有的功能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常用搜索引擎:百度、GOOGLE
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常用的搜索引擎,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
教学媒体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福娃含义的查找
课件展示:
1、关键词概念:关键词就是你输入检索框中的文字或字符,也就是你想让因特网为你寻找的信息
2、操作步骤:
①输入搜索引擎网址
②在检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③在搜索返回结果中选择查看
观看
以百度为例展示操作过程,并向学生阐述搜索引擎使用的详细过程及步骤,便于学生掌握。
操作练习: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国际奥委会总部)
操作
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任务一:
1.第一届奥运会是在()举办的
2.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 ……此处隐藏28954个字……一方面回顾一下Word表格的计算,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利用Word计算该报表十分麻烦。)
如果在Excel中计算该报表,应该怎么样操作?会不会比较方便、快捷呢?接着我说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目的: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8分钟)
教师将用公式计算出奖牌总数。(教师讲解时演示操作过程。)
(二)利用函数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0分钟)
教师将奖牌统计表表格用函数计算出奖牌总数。(既讲述又演示操作过程。)
(三)学生练习操作过程(20分钟)
在excel中,学生打开一个成绩表格,并分别运用公式、函数形式计算出总成绩、平均成绩。
(目的:检验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说课稿15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华师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二章第五节,第二章的教学内容是用计算机制作和处理多媒体素材,主要安排了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文件的收集和处理以及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在学习了flash基本绘图工具和创建简单补间动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遮罩动画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本节包含轨道动画和遮罩动画两个内容,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内容进行了分解,本节课只学习简单遮罩动画的制作。让学生对遮罩动画的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够制作简单的遮罩动画,进一步提升学生动画制作技能水平。
二、说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使用flash基本绘图工具绘制简单图形,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补间动画绘制。对学习flash动画的兴趣也更加强烈。渴望掌握更深的操作技能,学习更复杂的动画制作。但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习惯,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还有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对理解难度较大和操作步骤较多的学习内容感到害怕,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明确遮罩层与链接层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掌握遮罩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能创作简单的遮罩动画作品。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步骤。
2.教学难点
理解遮罩与被链接层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为根本宗旨。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微课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入到学习全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在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等学习方法,完成学习和创作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形成勇于探索的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包括五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观察演示,探究新知;任务驱动,小试牛刀;拓展创新,一展身手;作品展示,评价激励。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参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播放同学们喜欢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来创设情境,并通过动画片里使用到的探照灯效果来导入新课—神奇的遮罩动画。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的同时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也有了直观的印象。
(二)观察演示,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这是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之一。为了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原理,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黑夜”动画实例,让学生直接观察实例中图层设置和图层之间的关系,以及元件“圆形”所做的补间动画类型。为了进一步的加深了解,我用两张图片做演示,一张带椭圆形观察孔的图片放在一张写有文字的图片上面,通过移动上面一张图片,可以从观察孔中看到下面图片上的文字。通过观察和演示,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遮罩动画至少有几个图层?图层之间是什幺关系?
(2)“圆形”图层中是什幺补间动画类型?
(3)遮罩动画的原理是什幺?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基本能够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三)任务驱动,小试牛刀
在了解了遮罩动画原理的基础上,学生要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步骤。这是本节课又一个教学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制作完成“海底世界”遮罩动画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制作步骤。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制作遮罩动画的基本步骤。
出示任务一:利用微课视频,参考教材,自主学习,完成“海底世界”遮罩动画。
完成绘制后,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要求在演示的同时讲解操作步骤。通过微课学习、动手操作、归纳总结和演示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了制作遮罩动画的方法步骤,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拓展创新,一展身手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掌握了制作遮罩动画的基本步骤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合作创作一件遮罩动画作品。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依靠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
出示任务二:以环保为主题,利用素材文件夹里的图片素材,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遮罩动画作品。
(五)作品展示,评价激励
各小组拿出本组动画作品进行展示,要求各组派解说员对本组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然后进行小组互评,交流心得,分享喜悦。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励。并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七、说教学反思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遮罩动画的原理,掌握了制作简单遮罩动画的操作技能,还在拓展创新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级设置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当然也有极少数学生没能跟上教学节奏,学习效果还不明显,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