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

时间:2025-08-01 19:30:48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岳霖先生》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的第3篇课文,《金岳霖先生》是一篇人物传记,它语言平实而有韵味、文字简练而不事夸张。这篇文章抓住人物的特点,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学习本文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说学情

高中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课改基础,思维较为活跃,在教师的引导和调动下,善于观察和思考,已经初步具备鉴赏能力,但多数学生在鉴赏过程,仅停留于表层,非常浮泛。所以本课在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养成咀嚼涵咏的习惯,尤其是要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感悟细节之美,迅速的领会并运用于实际写作。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梳理文中金岳霖先生发生的事迹并概括金岳霖先生的特点。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提高自主查阅资料、获取有效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重点词句,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梳理文中金岳霖先生发生的事迹并概括金岳霖先生的特点。

难点:理解本文写人记事的特点,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先在PPT上展示一句话:中国哲学第一人是谁?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探讨的兴趣,可能学生给的答案五花八门,适时我会进行引导:就是这样一位大哲学家,在“全民学哲学”的年代却也鲜为人知。而我们今天有幸走近崇高而遥远的金老先生,请大家珍惜机会,细细品味,感受其别样风采。顺势引出我今天的课题。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知识快速积累时期,他们对这样一个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问题会很感兴趣,能快速的激发他们对本堂课主人公——金老产生了解期待。

(二)初步感知

紧接着我会指名学生介绍作者和金老以及西南联大。并在ppt上展示相关资料进行补充。(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同时知道作者、金老、西南联大后,能够知人论世,为接下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做完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请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来:这篇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概括金岳霖先生特点的句子又是哪一句?文中写了金岳霖先生的哪些事迹?(通过文眼学生会很快掌握本文围绕的重点;概述金老事迹可以让学生对本文有了大体框架上的了解,对金老的为人处世有了感知。)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大屏幕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以同桌探讨,情境创设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哪一件事对你印象深刻?为什么?你又能看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写他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其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等行为看出他是一个真诚洒脱的人。通过写他对情义独特的珍惜: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她的生日看出他是一个真挚重情的人。顺势会给学生介绍林徽因,做文学常识的补充。

2.在这件事情上,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语言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学生在刚才通过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感受到作者描写的表达方式,即:运用了细节描写来为人物增色,这时候再引导他们通过例如描写他外貌上:“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等细节处来感受作者用语的自然而然少做作,文字简练,不事夸张。

(通过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不仅能够突出重点,破除本文的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以及锻炼他们对作者描写人物的表现手法的掌握,可以指导他们的写作。)

(四)巩固提高

以点带面,了解当时金老生活的背景,小组讨论: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老师可以做适时的补充。(这样就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向金老他们学习那种为人坦率、真诚、特立独行的品性。)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这个时候老师用:汪曾祺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俗的写法,突破金岳霖哲学家的身份,把生活形象、师表形象留给广大读者,留给历史,汪老无疑是成功的,想必汪老眼中的金老更是成功的这么一段话激情总结,来结束课堂。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情感的升华。

基于此,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为本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写作者,可以写金老,也可以写联大那些教授。(这样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更能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七、说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2

今天我要说课的主题是《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如何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并且结合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成功地展开教学是我这次探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将就四个方面来谈谈想法:

一、说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语文课程是“ 人文性”和“ 工具性”的统一, 而此次的新课程标准中有意地淡化“ 工具性”, 着重突出“ 人文性”, 实际上是对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处隐藏1292个字……的性格,让人倍感亲切; 金先生真挚热烈的情感, 也是让人无限感动。

四、布置课后作业, 学以致用, 创造美运用从这篇课文中学到的“细节”描写, 以小细节见大人物的方法, 写几个人物片断, 或者也可以将写人的旧作拿出来进行修改加工。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以上对于《金岳霖先生》一课的教学设计还期待大方之家不吝指正!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3

一、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语感,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四篇散文均为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大体上分两类:一是写悲惨、忧伤之事,表哀悼、悲愤或怀念之情;一是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赞美、颂扬之情。《金岳霖先生》这一篇文章属于后一种,并且是一篇自读课,文中主要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展示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对于自读课文,我个人认为应着重抓其一点深入探究。因此我让学生经过充分预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出并体会细节描写对于表现金岳霖先生个性的作用,从而领悟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无穷魅力。但我认为光体会还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以熟悉的某个老师或同学为对象,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锻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课改基础,思维较为活跃,在教师的引导和调动下,善于观察和思考,已经初步具备鉴赏能力,但多数学生在鉴赏过程,仅停留于表层,非常浮泛。所以本课在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养成咀嚼涵咏的习惯,尤其是要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感悟细节之美,迅速的领会并运用于实际写作。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说明

教学目标:1.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2.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解决本文重点。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语言的体会,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进行写作。

3、运用现代化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增加课堂容量。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猜谜) 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请看屏幕:

“尖嘴瘦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这是谁,根据是什么?

(设计说明: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为进入主题作为铺垫。)

导入语:以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为何如此深入人心为出发点,引入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名篇《金岳霖先生》。(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也为下文介绍人物个性奠定基础。)

2、下面我们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通过同学们充分的预习,文中有哪一处或几处文字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让你够目不忘。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3、从上面这些材料中可看出金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同学们对金岳霖先生已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也对他做了较中肯的评价,其实汪曾祺已经在文章中给我们做了一定的概括。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岳霖先生特点的话?

(设计说明:在整体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概括金岳霖先生特点。进一步深入文本,寻找文本依据,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

5、可以说,金岳霖先生的形象刻画的如此成功,让我们一看就能记住他,就忘不了他,这得力于作者的细致刻画,或许你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让你们记忆如此深刻的文字,就是文学上所谓的细节描写。那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6、经典回眸

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背影》

b.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

(设计说明:学生上台演示,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个性的作用)

7、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设计说明:问题5、6、7是一个整体,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思维拓展,知识扩充,由课内到课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

8、今天,我们通过对《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的学习,体会到了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无穷魅力。但是光体会还是不够的,现在我们就进行实战演练。请大家以熟悉的某个老师或同学为对象,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个性特征。

(设计说明:指名两三个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所写,和大家交流,其他学生点评,师点拨。“学以致用”,本环节把学习文本和写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锻练学生的实践能力,突破教学难点。师生互动,充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课堂气氛活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9、总结细节写作的注意点。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76页“写人要凸显个性”的指导,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从练习二或练习三中任选一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设计说明:打破教材的框架,实现以教材为本而非单纯的教教材,不过分依赖教材。设计弹性选择作业,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范围内自由选择,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必然会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