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1一、说学生
今天上这节课的同学是我们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三年级的孩子是介于1、2年级以唱游、律动、感受体验为主和5、6年级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间的这么一个阶段。
二、说学法
1、语言:3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在学习中,我会用一些他们认为很有趣的语言:请做我歌声的影子;
2、发声练习:发声练习的设计是由《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衍生而来的,它的'目的1是让孩子们用声音去感受2种音乐形象,目的2是让孩子们唱好由慢到快、由连音到顿音的旋律,也更好的为后面的歌表演做准备。
3、旋律:孩子们能流畅的演唱旋律
4、歌表演:这个环节是为了在游戏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当然这个环节里的内容是从学歌部分就开始做铺垫,层层递进的。
三、说教法
1、对比感受
在这节课中,从第一个环节“猜杜鹃”开始就对比聆听2段音乐,《森林深处的杜鹃》表现的是一只在森林深处很孤独、忧伤的杜鹃;>则是表现是一只截然不同的活泼、可爱、顽皮的杜鹃。孩子们基本能从第一首乐曲里杜鹃的叫声就能猜出答案。紧接着第二个环节“听杜鹃”就比较细致的从音乐要素:音区、音色、速度等方面分析,更加进一步的把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做出对比。发声练习这个环节同样也是根据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所发出的不同的叫声来设计的。
2、激励创新
这也是和这次研究课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密切相连的一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比如说:我请孩子们用动作表现顽皮杜鹃的不同动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3、创设情境。最后一个环节“演杜鹃”创设了一个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2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狂风暴雪的情景,同时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通过静心聆听、朗读主题诗、模仿律动、画一画、敲一敲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秧歌调》)
二、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一)聆听乐曲引子,直接导入: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把你带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二)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三)朗读单元主题儿歌,导入乐曲欣赏:
1、师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大草原的印象,朗读单元主题儿歌
2、完整听赏乐曲,思考:乐曲描绘了哪些情景?
3、介绍曲名——《我是人民小骑兵》
4、分段落听赏、交流。
(四)用律动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如:模仿骑马动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听赏后的感受
(六)分组活动
1、画一画——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2、敲一敲——使用打击乐器来模拟马蹄声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三、总结
教学反思:
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3教学内容:欣赏《嘎子嘎》,用打击乐为歌曲加配伴奏。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嘎子嘎》,结合电影《小兵张嘎》了解革命历史,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景。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能即兴随歌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断,并简介影片背景及内容。
2、初次欣赏,谈感受。
二、欣赏乐曲。
1、有节奏的读歌词,并了解歌曲内容。
2、出示节奏谱,引导学生唱。
3、逐段欣赏,并交流感受,完成课本填空。
4、完整欣赏,并尝试并听边打节奏。
三、创编活动:用动作表现人物、故事情节。
教学反思:
学生能配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4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本次我准备的课程资源的题目是《留给我》,里面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教学反思。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对这堂唱歌综合课的教学设计。
1、教材
《留给我》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中的一首歌曲。本单元的歌曲以绿色环保为中心。而留给我正是一首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歌曲,歌曲曲风清新自然、旋律优美流畅,表达了人们对绿色世界的美好向往。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旋律舒展,节奏规整。第二乐段节奏变得紧凑,旋律变得激昂。
2、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本节课是三年级,他们经过上学期的音乐学习,已经完成了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心理变化,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探究能力。但是一些音乐技能技巧还不能较好地掌握、运用。例如旋律音准的把握方面、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还有欠缺。另外独立演唱时的表现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学生能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利用回声游戏引导学生感知声音的强弱,并通过小组合作,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培养孩子们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感。
4、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本首曲目的特点
重点:我把能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做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及唱准切分节奏
5、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过 ……此处隐藏14687个字……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快乐的因素。
2、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音乐、动作、情节都是为了加深儿童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3、创设情境。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
4、激励创新。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伴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音乐力度的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
2、新课导入
(1)出示图片及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依据歌曲中出现的'事物,我运用多媒体创设图片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图片一:在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只小乌鸦在野菊花周围飞来飞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寻找食物。图片二:树林里有一只老乌鸦躺在树杈上的鸟窝里,小乌鸦坐在乌鸦妈妈身边,嘴里叼着虫子,一口一口喂着妈妈。)
当学生观看图片,聆听音乐之后,师问: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
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
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想?
(2)出示课题及歌词,集体有感情的朗读。
(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4)教师范唱。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生倾听感受歌曲情感。
(5)学生学唱歌曲。(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不同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6)组织学生以“爱妈妈”为题,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帮妈妈做家务,爱惜妈妈的劳动成果,体谅妈妈的辛苦。
(7)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3、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15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卖报歌》,我把本课定为一课时,课型为:唱歌综合课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这三段歌词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因此,本节课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动地表演歌曲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习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教学难点:
(1)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2)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报纸等与多媒体相结合。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要求我要利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本课我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四、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通过体验旧社会贫苦的孩子小报童的悲惨生活经历及他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要学习小报童乐观自信的对待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比较选择最适合体现歌曲内容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图片,从而引出一位特殊的卖报人物——解放前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小报童,然后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把学生带入解放前旧社会这个环境当中,使学生懂得音乐来源于生活。接着,我再设置一个疑问——真正触动著名作曲家聂耳的是掩藏在小报童单薄破旧的'衣衫后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对待悲惨生活的态度,那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心听了歌曲后就会感受到的,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卖报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聆听学唱,突破难点
1、不同方式的两次聆听歌曲的第一段。
2、填词演唱,发现节奏问题,并进行节奏念白。
3、学唱第二段时,后十六的节奏再次应用。
4、学唱第三段,让学生自行突破。
说明:这样循序渐进教唱既遵循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介绍、使用打击乐器
1、引导学生认识打击乐器——沙锤。
2、唱、奏两种形式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
说明: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四)动作创编——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结合
1、尝试对歌曲的表演创作。
2、分组进行,教师巡视帮助。
3、分组表演,进行评价,改进提高。
说明:新课标中鼓励音乐创造,注重个性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五)教学评价
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评价过程中,能使学生达到感受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每个知识点的出现尽量做到自然流畅,难点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聆听感受,或听辩体验。40分钟的快乐学习,一定会让全体同学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