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反思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07 19:30:33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1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让人类过上幸福、温暖、文明、健康的生活,不惜触犯天规,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这个故事情节生动、感人,语言准确,结构清楚,在课文中,还非常注意人物的个性描写,特别是其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他的善良、无私、勇敢、坚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揭题激趣

孩子们对于希腊神话却比较感兴趣,我要求大家先读完资料袋,然后自己再补充知道的神话故事主角的资料,再讲课文,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二、抓关键词

抓住重点词语也是帮助孩子们理解文本的一种好的方法,比如第五自然段中的“坚定”、“各种痛苦”、“决不会、更不会”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品质。第六自然段中的“死死地锁”、“风吹雨淋”让孩子感受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巨大痛苦,相机指导孩子想象:他还不能做为什么?吹在他身上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淋在他身上的.雨又是怎样的雨呢?第七自然段中的“啄食”、“每天”让学生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坚强不屈。学生体会出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同时,更加说明宙斯的手段很残忍,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三、读中生情

朗读指导中,我先指导这个句子:“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从一开始,普罗米修斯就已经看到了拿取火种的后果——会有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取火。每学习一段文本,我都让学生回到普罗米修斯的这句坚定回答,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他的“坚定”,感受他甘愿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决心。紧紧围绕这句话,使它作为课文的主旋律,学生层层深入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那坚定不移的决心。对于“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采用师生接读的形式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利用引读“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突出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苦难。在课件中,我安排了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以及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画面,画面真实可感,给学生视觉上很大的冲击。同时,我让孩子发挥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机智、坚强无畏,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整节课孩子们都沉浸在文本之中,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优秀品质,心灵得到了深深地震撼。尽管如此,课堂中还是有些许的遗憾。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学生朗读感情不够时,我没有很好地指导;对神话故事拓展还不够,以后将重视学习!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2

高林生老师曾指出过好课的四大标准:教材要钻研;目标要整合;拓展要有度;训练要扎实。仔细思考着四大标准,在当前呼声一片的“语文要回家”的声音当中,是那么的震耳发馈、引人深思!

一、教材要钻研

当前许多老师上课时唯参考书中教案是从,唯名师的教学设计是从,没有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没有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生搬硬套,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游离于教材之外,游离于学生之外。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学生。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之前,我阅读了大量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尤其是对文中出现的四个人物作了深入的研究。悲天悯人、坦荡无私、坚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残暴无情、心胸狭窄、独断专行的宙斯,神力无穷、勇敢机智的海格立斯,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的赫利俄斯等人物形象在我的心里逐渐满起来。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胸有成竹。

这篇文章有很多名师上过,网络上各种版本的教学设计数不胜数。课前曾收集过大量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可是当自己真的去设计教学时,就把这一切都給忘了,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我想,这样设计出来的教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二、目标要整合

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有意或无意的把“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开来。其实,在教学中,

“三维目标”是有机结合的,是不可分割的。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难道就没有方法,没有过程?难道就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尽量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于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感悟其感人的品质。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激发学生学英雄、做英雄的热情。

3.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拓展要有度

近年来,教育的有识之士均不约而同地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中“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形同虚设的小组合作,花里胡哨的音乐和表演,漫无边际的拓展······出现了语文的虚化、边缘化。

语文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但不能过度。否则,不仅在教学时间上无法保证,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后,很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只有干出过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是英雄。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英雄观”,我安排了一个讨论——“论英雄,谁是英雄”,让学生通过谈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列举自己身边的英雄等过程,明白:英雄不仅仅是干出过大事业,有大成就的人,更是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的人。

这样基于文本内容上的适度拓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训练学生的思维,对教学是有帮助的。

四、训练要扎实

语文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思维的训练。在这堂课上,我尽量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主要安排了这样几个训练的环节:(1)激发想像:想像英雄普罗米修斯还受到了怎样的惩罚?(2)角色置换:如果你是普罗米修斯,在残酷的惩罚面前,你会想些什么?(3)练笔:写一首诗,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歌颂这位伟大的英雄。(4)讨论:论英雄,谁是英雄?(5)写作指导:简单介绍“反衬”的写做手法。让他们自己读,自己说,自己写,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课上完了,因为内容较多,35分钟的时间太紧,再加上自己对教案还不够熟悉,许多环节只能走过场,落不到实处,课堂效果不算太好。但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只要自己尽力去做了,不管结果如何,自己也就问心无愧了。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3

这是一节汇报材料课,也是一节研讨课,还是一节在团队的帮助下磨过N多次的公开课。上到最后一次,我感觉上出了我想要的那种效果,让神话故事的课堂拥有了一点神话的品质。

一、以课标为纲,对教材的钻研和处理简单又深刻

到底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答案 ……此处隐藏12462个字……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优秀品质。

朗读指导中,我重点注意到这些句子:“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取火”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每学习一段文本,都让学生回到普罗米修斯的语言“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能够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中来,让学生透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他的“坚定”,感受他甘愿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决心。对于“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采用师生接读的形式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利用引读“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向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突出普罗米修斯的所承受的苦难。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帮忙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学生的感受十分丰富,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三、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这才能体现“大语文观”。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这是我设计教学尾声时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学生进入了主题网站的精彩推荐,并介绍奥运圣火,欣赏雪莱的诗歌,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期望能透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去推开《希腊神话》宝库的大门。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14

《普罗米修斯》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全文主要从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遭受惩罚——重获自由”三方面来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是其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他的机智、勇敢、极富同情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事有所了解,明白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进一步学习把每部分资料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资料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古希腊神话中一部分神的名字(其实就是本篇故事中的人物名字):普罗米修斯、宙斯、赫拉克勒斯、赫淮斯托斯。初读课文后让学生选取一个神,说说普罗米修斯与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把这些人物之间的事连起来说一说,水到渠成地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资料。在教学拿取火种部分,运用说话训练,让学生想象,自从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后,給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从而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所造的福。感受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部分,重点抓住“死死地”、“高高的”“既不能……也不能……”“日夜”、“风吹雨邻”等关键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漫长的痛。抓住普罗米修斯所说的话“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能够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让学生反复诵读,从而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拿取火种后所遭受的痛苦,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精神。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15

我在教学时巧妙地突破文本重点抓住文本留有空白的有用资源,充分利用主题学习网站,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品质的进一步感悟。

一、抓住文本空白处,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像,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中的有几个小细节,在学生根据网站自学后,我就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大胆想像:

1,看到人们没有火的痛苦,同学们很痛苦,说明你们很有同情心,同样,普罗米修斯看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此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2、从没有见过火的你,此时得到了火的用处,你最想干什么?看着人们艳如桃花的灿烂笑脸,看着人间富有生气的袅袅炊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

3、普被宙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他还会遭受什么痛苦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他坚持着不屈服。你想对他说什么?

教学中这几处句的训练,犹如一根彩线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串联了起来。第一处,主要讲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同情,下决心要为人类盗取天火;第二处讲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为人类带来的福音,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之情;第三处讲面对普罗米修斯忍受折磨不屈服,表达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仰之情。学生通过这样说的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深刻地反映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主是学习内核,感悟是个性化阅读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优秀品质。

朗读指导中,我重点注意到这些句子:“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取火”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每学习一段文本,都让学生回到普罗米修斯的语言“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中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他的“坚定”,感受他甘愿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决心。 对于“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采用师生接读的形式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利用引读“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突出普罗米修斯的所承受的苦难。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学生的感受十分丰富,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三、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这才能体现“大语文观”。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这是我设计教学尾声时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学生进入了主题网站的精彩推荐,并介绍奥运圣火,欣赏雪莱的诗歌,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去推开《希腊神话》宝库的大门。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