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时间:2024-03-05 07:38:19
【热门】工作方案汇编七篇

【热门】工作方案汇编七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作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作方案 篇1

一、评审小组

1.领导小组成员为:zz

职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z。

评定小组成员为:zz

二、评审程序

公开述职、材料打分、公开展示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成果、民主测评、择优推荐、公示等程序

三、评分细则

(一)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它工作方面

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 (15分) 其他工作 (10分)

年度考核 (10分) 综合表彰(任现职以来) (5分) 教龄 进档 学历 农村任教

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6分。

年度考核优秀每次2分。

表彰、嘉奖、记功,

镇校级每次1分,市(区)级每次2分,z市级每次4分,省级及以上每次5分(其中镇校级累计不超过2分)

各类与教育教学工作及申报人员岗位职责有关的单项表彰。市(区)级每次1分,z市级每次2分,省级及以上每次4分。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每年0.5分。

任现职至今,进档职龄每年0.5分。

作为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另加1分。

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分,博士学位4分。

从教以来在农村任教满三年的加1分、满5年的2分,满8年的加3分。市(区)内支教1年1分,跨市(区)支教1年2分,跨省支教1年3分

(二)教学工作

项目 累计分值 细则

循环教学 6 任现职以来有过两次循环或教过两次初、高三以上的6分;有过1次循环教学的4分;无循环教学或未教过高、初三的2分。高初三不开设的课程按最高学段任教3年以上的6分,不足的每少一年减1.5分。只有初三开设的学科任教5年以上的6分,不足的每少一年减1分。

教学效果 5 任现职以来,同类班级四个班以上的,期中、期末考试3次以上第一名或1次第一6次第二的或2次第一3次第二的5分,次数不足相应减0.5分∕次; 从未获得过第一第二的最高不超过3分;中途接班且进步明显的加1-3分;不参加考试的学科按平时上课表现及与本组其他教师比较给分。

工作量 6 任现职以来,每学年每周标准课时(不含年级系数)超12节的6分,10-11节的5分,8-9节4分,6-8节的3分,6节以下的2分,教学工作量不足12节有其他辅助工作量累加的最高不超过5分。(有部分学年工作量达不到以上标准的计算均值)

劳动纪律 3 任现职以来,无病事假的抽查全到的3分;有过请假自己安排好课务的的减0.1分∕天,学校安排课务的减0.2分∕天;抽点未到减0.2分∕次.;有过上课迟到或早退的减0.5分∕次;有过旷课或旷职的减1分∕次.。

教案 2 教学工作检查教学案上二次备课充分,教学反思全2分;其余1分

教师基本功竞赛 3 任现职以来,参加课堂教学和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

课堂教学省级及以上3分;大市级2分∕次;市区级1分∕次,校级0.5分∕次;

基本功竞赛省级及以上1.5分∕次,市级1分∕次,区级0.5分∕次,校级0.25分∕次。

学生满意度 2 任现职以来,学年度课堂测评学生满意率均为95%以上2分; 94-90%的1.5分,89-85%的1分,85%以下0分。

其他 2 编写校本教材的主要编者,完成任务得到学校确认的2分;任教第二选修课,有地点有学生有教案有成绩评定2分;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参加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校“三进”工作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果展示有总结的2分;

(三)教科研方面

1.公开课教学(6分)

省级以上公开课(5分/次)

地市级公开课(4分/次)

县市级(市直)公开课(2分/次)

校级公开课(1分/次)(不超过3分)

总分(累计不超过6分)

注:1.申报时须提供活动通知、活动安排方案、公开课教案以及评课议课记录等详实的佐证材料原件,并经组织单位确认或市(区)以上教科研部门认可。

2.同一课例以最高级别计分。

2.发表获奖论文或参编教参(10分)

核心刊物

(8分/篇)

参加z市级及以上编写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5分)

省级以上公开发表(5分、篇)、获奖或专题研讨交流作品(3分/篇)

市级公开发表(3分/篇)、市级获奖或专题研讨交流作品(2分/篇)

总分(累计不超过10分)

注:1.同一篇论文以发表或获奖级别最高的计算一次,不重复计分。

2..获奖论文必须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以及教育学会组织评奖并发文公布的。

3.教学改革及课题研究工作(10分)

(1)教改:参加教改实验取得一定效果,教育教学经验在县级及以上范围交流推广的5分;

国家级经验交流(5分/篇)

省级经验交流(3分/篇)

大市级经验交流(2分/篇)

市直学校级培训、经验交流(1分/篇)

校级经验交流(0.5分/篇)(不超过2分)

总分(累计不超过5分)

(2)课题研究。参加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5分。

国家级课题(5分/篇)

省级课题或国家子课题研究(4分/篇)

市级课题研究(3分/篇)

市直学校课题研究(2分/篇)

总分(累计不超过5分)

主持人5分

主持人4分

主持人3分

主持人2分

一般参与4分

一般参与3分

一般参与2分

一般参与1分

课题研究开题的1/3×单项分值、中期得2/3×单项分值、结题得5分。

说明:1.教科研课题要求为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审批立项的课题。参加课题研究的需提供课题名称和相关佐证材料;且必须有课题研究报告。

2.论文、教改、课题研究、讲座及经验交流不得重复计分。

3.所报课题以自己认为可得最高分的课题为依据得分。

(四) 教育工作

1.教育管理

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3年(一级)、6年(高级)以上、(任现职2年)

满分6分。班主任年限不足者, ……此处隐藏5798个字……的、意义,主体部分的种种规定,结尾部分的执行要求等,逐条表达,形式整齐。

3.多层条文式

这种写法适用于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制度,特点是将全文分为多层序码,篇下分项、项下分条、条下分款。如某省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下的条,用“1、2、3、??”来表示条下的款。

(三)制发单位和日期。如有必要,可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制发单位名称和日期,其位置也可以在正文之下,相当于公文落款的地方。

规章制度的写法:规章制度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规章制度的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内容、文种组成。如《××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细则》等。单位名称,或是规章制度适用的单位或范围,或是制订、颁发单位名称。

2.正文。规章制度的正文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1)分章列条式(章条式)。即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分成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叫分则,最后一章叫附则。

总则一般写原则性、普遍性、共同性的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制定依据、制定目的(宗旨)和任务、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该项有时也可视具体情况置于分则或附则中)。

分则指接在总则之后的具体内容。通常按事物间的逻辑顺序,或按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或按工作活动程序以及惯例分条列项,集中编排。表述奖惩办法的条文也可单独构成罚则或奖罚则,作为分则的最后条文。

附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施行程序与方式,有关说明(该文书与其他文书之间的关系,规定附件的效用,数量以及不同文字文本的效用等),施行日期。

(2)条款式。这种规章制度只分条目不分章节,适用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规章制度。一般开头说明缘由、目的、要求等,主体部分分条列出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其第1条相当于分章列条式写法的总则,最后一条相当于附则的写法。 规章制度的写作要求:

(1)体式的规范性。规章制度在一定范围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在体式上较其他事务文书,更具有规范性。规章制度,用语简洁、平易、严密,在格式上,不论是章条式,还是条款式,本质上都是采用逐章逐条的写法,条款层次由大到小依次可分为七级:编、章、节、条、款、目、项。一般以章、条、款三层组成最为常见。

(2)内容的严密性。规章制度需要人们遵守其特定范围的事项,因此其内容必须有预见性、科学性,就其整体,必须通盘考虑,使其内容具有严密性,否则无法遵守或执行。

工作方案 篇7

公共环境除四害技术方案

除四害工作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国家级卫生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建筑工地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将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做好虫害活动的防范工作。根据《xx市除四害工作管理规定》, 任何单位均被要求减少虫害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危害,预防生物媒介疾病的发生,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障职工家属身体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针对项目部的具体实际,提高除四害效果, 做好公共环境的除四害工作,制定公共环境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

一、防治原则

从虫害和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以及有效、简便和安全、环保的原则,根据防制虫害的不同,因地因时制宜,采用环境防制、化学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以达到除害灭病和减少骚扰的目的。

二、作业范围

项目部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公共环境(配电房、仓库、井道、绿地、果壳箱、垃圾箱、公共厕所、 下水道、食堂等公用部位环境)

三、作业内容

1、室外公共环境的老鼠和蚊蝇的控制;

2、室内环境的老鼠、蟑螂和蚊蝇的杀灭。

四、工作目标及质量要求

(一)基本目标:持续保持低密度,定期监测,常年巩固。

(二)质量要求

1、严格执行公共环境除四害技术方案、实施方案;

2、除四害药物需选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药物和毒饵剂;

3、科学规范地使用药物,确保人禽的安全;

4、除四害标准:有除四害的巩固措施;密度控制在国家先进卫生单位和郴州市地方标准以内。

5、除四害指标: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

五、鼠控制标准

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xx延长米,鼠迹不超过5处。

六、蚊虫控制标准

1、工地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及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及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七、蝇控制标准

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八、蟑螂控制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和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九、监测内容

了解区域内四害的孳生和栖息场所,监测、调查 四害的主要种类,种群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除四害技术方案提供依据,并开展除四害效果评价。

(一) 鼠密度监测

1. 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5m布夹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

2. 统计与计算

鼠密度(捕获率)捕鼠总数(只)100% 有效夹总数(只)

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二) 蚊密度监测

1. 成蚊监测

定时、定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

(1)诱蚊灯法

密度指数计算

(2)人工小时法

密度指数计算

密度指数计算以只/人工小时为单位。

(三)蝇密度监测

1、 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

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

2、 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 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记录监密度(只/小时)=捕获蚊虫数捕蚊时间、灯数

《【热门】工作方案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