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演讲稿模板汇编四篇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演讲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演讲稿 篇1尊敬的各位校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今天非常荣幸由我代表20xx届全体高三毕业生发表我们的毕业感言。
今天的毕业不仅是对昨天的总结,更是对明天的呼唤。
有人说: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我们,三年前在这里开始,三年后又在这里结束。三年的光阴,多少人在生命中来回穿梭,却只留下背影?我们经过了彼此相遇,又经过了彼此分离,这期间,我们是否抓住了一些、又放弃了一些?摊开手掌,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三年前的我们,也许没有预见今天的分别。但是如今,分别就在眼前。你是否也渴望时间被上锁,好让今天过慢一点呢?我们真的努力想将所有的一切烙印在心底,让这些成为尘封于心底最美好的记忆。
三年的岁月已逝,1095个日日夜夜就这样从指间溜走,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却过得那么快。我们还没有好好品味这三年身边的幸福感,就要面对别离。在我们的生命中,又会有几个这样美好又充实的三年呢?
在这三年中,我们既收获了知识,又收获了友情。那些在你落寞时陪在你左右的,是朋友;那些在你迷惘时给你信心的,是朋友;那些在你懈怠时给你动力的,是朋友;那些在你难过时对你微笑的,依旧是朋友。我们一起成长,牵手面对困难,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起品味三年的酸甜苦辣,一起咬紧牙关决不放弃。即使再难,也不离不弃!
而今,青春散场,回首寻觅,伫立思考:母校给了我什么?首先,我想用两个字概括:“成长”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却没想到成长”,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话。杨澜女士在厦门大学新闻学院的演讲中对这句话作出了让人回味的诠释,她说“成功是一个点,它是外在,源自外界评价,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则是一个过程,它是内在,是一种内在知觉,并在内心愉悦存在。我们担心失去的成功往往转瞬即逝,而让我们经历痛苦的成长却不被剥夺,成长属于自己,虽然缓慢,但却充满自信。”杨澜女士的这番诠释让我回味良久,也引发了我对于成长的思考。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我们可以不成功,但决不能不成长。我想就算没有成功这个点,我们也依然可以享受成长的过程。关于这点,3年的在校学习,我想大家也会感同身受。一中的3年,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收获了成长,这段学习经历将会受用终身。
其次,是感恩。我们感恩老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老师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他们引领门外汉的我们入门,基础做起,扎扎实实;他们引领初学者的我们登堂,克服难点,努力提高;他们有引领小有所成的我们入室,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身处高三,也许你时常有上课无用论的观点,殊不知,为了赶上一堂试卷讲评课,需要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挑灯夜战?殊不知,为了班内四五十个同学的成才,早出晚归的班主任们又少了多少教育自己子女的机会?大爱无言,世上所有辛勤付出的教师当得起“老师”这样一声朴素却又高贵的称号。这样的老师哪里去找?身受其教,我们是幸运的。
我们感恩父母。世界上有一种工作,每天要工作24小时,没有工资,但工作者却心甘情愿,全力奉献:他们是父母。也许你走读或曾经走读,是否还记得晚上10点回到家时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多次听同学提及,洋溢在她脸上的是幸福;也许你住校或曾经住校,是否还记得每晚准时响起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唠叨也是挂念,电话这头却总是急不可耐的“就这样,再见。”一日问及母亲,为什么每天都要打电话来,她说听到我的声音她睡踏实。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这样的父母到哪里去找?身受其爱,又是我们极大的幸运。
我们感恩同学。一首《同桌的你》不知勾起多少人的回忆。是啊,同学是最宝贵的记忆:是否记得落日映衬下,球场上挥洒汗水与泪水的队友?是否记得上课走神,起立回答问题时悄悄给你递答案的同桌?是否记得考砸数学或文综理综时陪你在操场上散步的那个他(她)?是否记得夜深人静却辗转反侧时,寝室里交心的卧谈?又是否记得那些为班级卫生操劳了三年的卫生委员?俞敏洪打了四年水,换来了新东方的成功,我们的同学做了那么多,又岂是物质可以衡量的?这样的同学去哪里找?与你同窗三载,是我的荣幸。
最后还要我们感谢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读,终到跃龙门时刻。回首往事,多少次挫折与失败都没能打倒自己,多少次苦痛都已经咬牙熬过。过去的,都让它过去,管它是失败还是成功,是失落还是荣誉,热血少年,当怀抱理想,下定决心,一路向前:前方是顺境则受之,你当之无愧;前方是逆境则抗之,扼住命运的咽喉,伟大的人格总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现!
有一句诗我很喜欢,在此与各位同学分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预祝各位同学都能在高考场上折桂,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不求名垂青史,但愿问心无愧。
谢谢!
毕业演讲稿 篇2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和达到开放式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考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全面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答辩通过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
我今天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主持人的职责
二,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原则
一,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主持人的职责
在讲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主持人的职责之前,要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达到以下目的:
1. 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掌握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的建设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
3. 学会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广泛地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发展的水平和状况.
4. 培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可以说,答辩过程和答辩主持人的工作,就是在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实现了我们的目的.当然,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开始,就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答辩主持人
答辨主持人是这个关键环节的把握者,必须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的重要性及目的意义,明确答辩主持人的职责要求,掌握答辩技巧,落实答辩环节,突出答辩的重点难点,确保答辩的质量,真正使答辩学员的综合素质和 ……此处隐藏1986个字……作实际的软件开发类型题目.
结束语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始,答辩是毕业设计的终结.希望每位有志成为电大毕业设计答辩主持人的教师,认真学习中央电大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文件,熟悉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答辩的工作流程,把握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标准与要求.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设计答辩主持人.
毕业演讲稿 篇3其实今天站在这里读稿子,心里很惶恐,因为这是一个牛人的舞台,而我只是众多平凡的准毕业生中的一员;他们进行的都是演讲,而我呢,演讲都不会,所以我说自己是读稿子。但是主办者曾心延说了,我们的主题是成长与感恩,我作为一个平凡的学生,在一路的成长过程中,自己觉得更需要感恩,于是就厚着脸皮来了,我的读稿题目就叫:在平凡中成长,用最真诚的心感恩。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想起刚入校时的情景还恍如昨日!四年前的我们满怀希望与抱负来到这里,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将带着新的期望与热情奔上新的征程!人就是这样,往往在回忆的时候充满感慨,记得那年自己从云贵高原上蹒跚而来,心中是对大学新生活的无比向往和对未知环境的微微惶恐。都没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大学生活的准备,就在兴奋中入校,在激情中军训,在满怀壮志中竞选班委,在兴高采烈中加入学生会,一切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开始了。丰富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大学给我的第一印象。也许一种生活开始的形式会大致决定你接下来的一段生活模式,就这样的,从一开始我就和学生活动结下不解之缘,从此常常忙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四年即将结束回头望时,虽然给自己的这段经历的评价并不高,但是我不后悔。我在这里得到了成长,收获了友情,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能力。现在,以及若干年后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这都将是回忆里最宝贵的财富。
感受了大学生活的五彩斑斓之后,大学的学习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我面前,华中大严谨的学风似乎让我窒息过,无所适从过,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人感觉压力感觉慌张的同时决心迎头赶上,我默默的探索着自己的路,在兄弟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向前进。在平凡中成长,这是对几年来的自己的总结。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走着类似这样的一条路,我想说的是,坚持下去,虽然这过程不乏彷徨和痛苦,但是相信自己,会有见到彩虹的一天。
五月的校园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经过了四年过往的梧桐树荫依然如昔的美丽,可是漫步树荫里的时候,竟发现内心是如此难以承受。就像在班聚的酒桌上,端着酒,和兄弟四目相望时,都不敢多说第二个字了,害怕在那一刻禁不住的泪如泉涌!一切尽在不言中吧,让我们举起这杯为成长而斟的酒,为感恩而斟的酒,为不远的将来而斟的酒,一饮而尽吧!记住,毕业不是结束,是开始新的征程!
谢谢!
毕业演讲稿 篇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今天能以教师代表的身份站在这里,分享各位同学的成就和荣耀。
有人说,大学是梦想者的天堂,有人说,大学是无梦者的温床。无论这四年于你是如何发生的,重点是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说,真正的考试,毕业才开始。
进入社会,你会很快发现周遭与大学很不一样。你也许时时会陷入矛盾与痛苦中,这时,你就会发现大学那些“自由而无用”的课程的重要性了。这个时候的你是否需要进行价值梳理,想想为什么而活?你得有思考类似“无聊”问题的动力和能力,这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也是廓清许多生活迷雾的有效途径。不管占有的社会财富与资源多寡,你得了解以何而活,为何而活,你得赋予当下、未来做某些事情的特定价值或长远价值,我们把这种价值叫做“意义”。这些人生的大问题解决不了,短时间也许不会发生问题,时间长了,总是会出现问题,甚至大问题,很多现代人难以超越的痛苦往往源于精神意义的缺失。我经常也跟自己进行这样的对话,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来到杉达,以及今天、以后都会站在讲台上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是展现个人智识的过程。从古到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是谁”“我要往何处去”等终极问题的思考。早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便在不同地区先后出现了对“终极关怀的觉醒”。我坚信,当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有了精神之无限的视点,我们便能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超越生存、诗意地栖居!我坚信,这也是大学从诞生到现在的重要价值所在,那就是,大学必须给予大家某种重要的精神资源——人文——去支撑我们的后四年时代!
而后四年时代精神资源的获取,仍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不仅仅因为现下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需要为生存、为稻粱谋而学,更是为生活、生命而学。让我们始终保持读书的习惯吧!“读和写是由奴役通向自由的通道”。让心灵走在路上,是生活在别处的最低成本,是令我们拥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最好途径。一如我们在校园里探讨安身与安心的学问一样: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从来就是文化生命的全部。我坚信,读书可以使我们成为理性、平和、幸福的人!我坚信我们可以据此“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然,读书并不是让我们狭隘地躲进小楼成一统,成全小我。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建立并扩大自己的生命格局,学着从大角度切入人生。人生不仅有生活的风月,更有时代的风云,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更要了解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光荣、梦想与忧伤。社会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它可能没你想的那么好,但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不要随波逐流,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们可以用它来寻找光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你们的活动半径和历史归属,这个时代已经替你们做出了划定:人类进入到工业4.0时代,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获得全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有这么一批人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有理性批判,有积极建设;有深刻质疑,有切实行动;有多维想法,有有效办法。在大学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型中,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抱负的全面而完整的人。我坚信,你们的奋斗会使你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坚信,因着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我们将拥有一个更加美好而光明的中国!
最后我想说,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人生才真正开始,你要启程为每天的面包而奋斗了,为自己的理想而打拼了。带着对母校感恩的心,带着你的梦想与执着前行吧!需要提醒的是:当你的才华还配不上你的野心时,在座诸位,此别应须更努力。没有真正的绝望,只有不完全的奋斗。“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时间会给你想要的。
未来的日子里,不管你身处何处,别忘了你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曾经在这里度过。有空的时候,来学校看看;没空的时候,在心里想想。
感谢杉达遇到你们,在我们彼此最美好的年华。金海路2727号曾经有过你们这样的学生:你们在这四年中用自己的努力,一次次践行着“勤奋、求是、开拓、创新”的校训,证明着杉达的优秀,见证着杉达的历史,也一次次证明着杉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你们未来在社会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也将一次次证明杉达以及你们的价值!愿我们彼此在未来的岁月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祝福杉达,祝福各位!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