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实习报告

纺织厂实习报告

时间:2025-10-27 06:42:33
纺织厂实习报告

纺织厂实习报告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纺织厂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纺织厂实习报告1

实践时间:

20xx年8月18日—8月25日;

实践单位:

济南市棉纱纺织厂;

实践目标:

对永敬棉纱纺织厂进行更深的了解,增长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实践过程:

20xx年8月18日,我来到了棉纱纺织厂,开始了我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实践的第一天,一位老员工李师傅给我们介绍了棉纱纺织厂的概况。接着为我们讲解了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工艺,方便我们接下来的实践学习。下面就这几天我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一、纱线的蜕变过程

服装的布料都是有纱线经过前期的加工处理而成的。在厂方的安排下,我们分为3个小组。在车间师傅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纱线加工车间。

1、原纱→染纱

公司一般到外面购买原纱进厂进行后加工,原纱一般都是宝塔形的,为了染纱方便,一般会通过松式筒子机进行倒筒,使原纱缠绕到直直通型的筒子上。或者采用更直接的方法——绞纱,将原纱绕成圈状的纱线。

据车间师傅介绍,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原纱倒筒,一般倒筒完每个筒都差不多为850克,这道工序的主要目的是让纱线保持一定的松量,方便后期的染色更加均匀。待整理到一定数量之后便可将其运到下一个工序进行加工。

接下来的工序是染纱,染纱使用预湿或预烘,使经纱在上浆前保持基本一致的含水。将纱线放到规定的容器中进行煮沸浸泡。染缸有大小之分,大的染缸每次可以染60个直筒。小样的浴比应保持与大样一致,尽量控制在1:10左右,最多不超过1:15。染色采用全外流,开机启动泵速由小到大,逐步润湿,保证轴的上端有均匀的水珠冒出。

染色完榨水4次,每次大约为60s,控制含水率在100%左右。轴上浆纱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防止色泽分层,对于一些特殊纱支及较敏感色,必须热风烘干后走下一道工序。热风烘干的过程也成为抽水,经过这道工序染色基本算是结束。

为方便后期纱线整经并编织成布料,企业会将染色好的纱线变回宝塔形状。此时采用络筒机或者络纱槽筒机,通过机器将直筒或绞纱变回斜筒造型。为整经做好准备。

2、整经→浆纱

所谓的整经,就是将筒子纱按照经编工艺所要求的根数和长度,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平行的卷绕成经轴,以供经编机使用。整经有3钟形式,分别是分段整经、轴经整经、分条整经。一般整经温度控制在20~26℃,相对湿度为60~70%。且长、短纤维须分隔开。

而浆纱工序作为织前准备的重要工序,尤其是现在高速织机迅速发展,对织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浆纱的主要目的是使浆后经纱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足够的耐磨性能;

2)均匀的强力伸长特性和张力;

3)良好的浆料被覆以尽可能减少毛羽。

浆纱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经纱上浆,包括单种纤维经纱以及可以使织物在弹性或其他方面呈现特有风格的混纺纱,如莱卡、涤纶和黏胶混纺纱等。因此,浆纱不只是应用淀粉或其他粘合剂使纱线具有抗拉伸和平滑特性,保证纱线在织造过程中顺利通过综丝、钢筘等部位。同时,浆纱会减少织物疵点,保证织物质量。浆纱前,必须考虑纱的特性、织机类型及织物的组织(平纹、斜纹、缎纹……)。同时要注意选择浆料的品种、浆料的浓度和配比方法,避免对后续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如果织物要进行染色,一定要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浆料,避免对织物颜色产生影响,或在布面产生条影。

此外,通过上浆,可以提高织机产量和质量。因此,浆纱操作者必须知道与纱线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纱的物理性质、预先及接下来的处理工序、织机类型直至生产的最后工序,所以上浆是要根据每种纤维和纱线来使用不用的浆料、设备、后处理工序和加工方法。

目前,棉纱或混纺纱的上浆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而对于捻纱、双眼纱或多眼纱一般不需要上浆。小型公司一般使用便宜的浆料组合对经轴进行上浆,并且依靠添加油脂或其他成分来提高织造质量。而新技术的发展及对污染和工业废物的限制,促使人们对于各种浆料工艺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改进。

二、面料的由来

1、穿纱与织造

面料是由纱线机织而成的,所以首先是要确定经纱。车间师傅将每条纱线穿过机针的针眼,以待机织时候使用,这个过程称为穿纱。穿纱完成之后,师傅会将整理好的纱线放到机器上进行织造。

通常以纱线作为经、纬按各种织物结构形成织物的工艺过程。包括把经纱做成织轴、把纬纱做成筒子的织前准备、织造和织坯整理三个部分。机织是纺织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用原料种类可分为绵织、毛织、丝织、麻织,其产品统称为机织物。机织物的品种和用途及其广泛,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纱线原料和相宜的织物组织。

2、面料的后整理

织出来的织物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后整理才能用来服装的织造。后整理是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心态效果(光洁、绒面、挺括等)和实用效果(不透水、不毡缩、免烫、耐热等)的技术处理方式,面料后整理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主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

3、验布

验布是面料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各种物理结构检查,如重量检查、幅宽检查、长度检查、色差和色牢度检查等。通常的布面疵点有:背面的印渍:在印花过程中,常常背面有垫布,使染布的背面有印花的痕迹。斜纹路:针织,梭织布,纹路不直,或非直角状,构成斜纹路。弓纱:弓经或弓纬(梭织和针织都有),往往是张力不匀引起。粗纱:织造过程中由于纬纱用光而带来的引起的粗纬或弓纬,也有其它因素引起的可能吊经:由于布机布面张力太大,超过正常的要求,通常断头引起缩纬:无梭织机纬纱进去后缺少张力导致纬纱不平直。少纱:织布和针织机断纱时仍在运转,一般织物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小部分可通过手针或自动验布机修正,对无法修正的应视为返工,连续的疵点必须剪掉。检验合格的面料则可进入服装车间进行服装裁剪、车缝等工序。

4、面料的进化

面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整理之后,就进入生产车间进行服装的裁剪、车缝工作。裁剪部门配有两台平缝机,一台包缝机,一张裁床,两名员工,一般公司有自己的版师专门打版,样衣的制作给客户及车间员工以指导作用,样衣被客户认可后进入排版的工作。排版房有一名师傅,版床大约为139乘563的面积大小,主要工作是依照裁剪方案、规格精密编排,以最小面积或最短长度将所有纸样画在排料纸上或面料上。面料的裁剪是使用两副活动式尖状挂钩的横杆,该设备可随时改变面料使用的长短然后进行合理的拉布工作, ……此处隐藏60261个字……纱的重量偏差和重量不匀率符合国家标准。

混合:用反复并合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单纤维的混合,保证条子的混棉成分均匀,稳定成纱质量。由于各种纤维的染色性能不同,采用不同纤维制成的条子,在并条机上并合,可以使各种纤维充分混合,这是保证成纱横截面上纤维数量获得较均匀混合,防止染色后产生色差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化纤与棉混纺时尤为重要。

成条: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以便搬运存放,供下道工序使用。

b、粗纱:粗纱是纺织的一道工序,可把熟条加工成不同支数和不同捻度的粗纱,以供细纱工序使用。

2、车间机器:FA317A并条机:8台

出条速度311—700m/min

头并、二并各运行两到三台

Y90S—2Z三项异步电动机

功率:1.5KW

电流:3.8A

电压:380V

频率:50Hz

JFO2—42B—4/16三相异步电动机

功率:4,5/0.9KW

电流:9.8/6.9A

电压:380v

频率:50HzFA471L粗纱机

SD—4100吸风机

电压220V

功率:3KW

粗纱机的粗纱捻度:2.665

牵伸倍数:7.37

锭翼转速:799r/min

前罗拉转速:355r/min

后罗拉转速:45.44r/min

3、并条过程:

头并:6根生条经过头并工艺以后生成一根半熟条。

二并:8根半熟条经过二并工艺侯生成一根熟条。

4、并条工艺流程:条子经导条板、导条罗拉、导条柱以后在导条台上并列向前输送,进入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经集束器初步收拢后从集束罗拉输出,在经导条管喇叭头凝聚成条被禁呀罗拉压紧后输出到条筒中。

5、并条牵伸

牵伸的作用:将须条抽长拉细,即使须条内各纤维沿轴向产生相互间的位移,从而使纤维排列在

罗拉牵伸:利用不同转速的罗拉握持纤维条,使纤维条抽长拉细。

6、断头自停若断头出现不及时解决则会影响条子的质量指标,从而影响产量。所以机器有安装断头自停装置,在喂入棉条时,若出现断头则会感应,自动停车。

7、粗纱工序的任务

牵伸:将棉条抽长拉细成为粗纱。

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以避免卷绕和退绕时的意外伸长,并为细纱牵伸做准备。

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以便储存、搬运和适应细纱机上的喂入。

8、粗纱工艺流程

喂入机构:条筒、导条辊、喇叭口。

牵伸装置:牵伸罗拉、牵伸皮辊、加压装置。

加捻卷绕机构:锭冒、锭杆、锭翼、筒管。

9、各部件作用以及工作原理

导条辊:作用是托持并引导棉条向前输送。由后罗拉通过链条依次积极传动。导条辊的表面速度略慢于后罗拉的表面速度,使棉条在输送中不致松垂。但在采用高架喂入时,因棉条经过的路线长,应尽量减少意外伸长,以保证粗纱质量。

导条喇叭:作用是正确引导棉条进入牵伸装置,使棉条经过整理和压缩后,以均匀地喂入后钳口。

牵伸罗拉:与皮辊、皮圈,上下销以及隔距块等形成一个三罗拉双短皮圈的牵伸区。

加压装置:在满足握持力大于牵伸力的前提下,罗拉加压主要根据牵伸型式、罗拉速度、罗拉握持距及牵伸倍数、须条定量而定。

锭杆:用于支撑筒管,有的没有锭杆。

锭翼:由空心臂、实心臂、压掌等组成。锭杆从上部插入筒管内以稳定筒管的上部到下部带动筒管作升降运动。

筒管:用于绕纱。

10、牵伸须条从喇叭口出来,即进入牵伸装置。

11、加捻在粗纱机上,纱条自前罗拉输出,并被前钳口握持,穿过锭翼顶孔,从侧孔引出,通过空心臂、压掌叶缠绕在筒管上。当锭翼回转时,侧孔以下的纱条只绕筒管做公转,不绕本身轴线自转,不起加捻作用,而顶孔至侧孔的一段纱条,则随着锭翼的回

转绕本身轴线自转,锭翼回转一周便加上一个捻回,完成加捻作用。这段纱条加捻时产生的扭矩向上传递,使捻回分布到锭翼至前罗拉间的一段纱条上。前罗拉连续输出,锭翼不停地回转,因而纺出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的粗纱。

12、卷绕粗纱通过锭翼压掌的引导卷绕到筒管上,筒管和锭翼具有一定的速度差,即筒管和锭翼有相对运动,故实现卷绕。

卷绕的基本要求有适当的紧密度,增加卷装容量;纱圈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脱圈,不塌边,使退绕顺利。

管纱的形成

粗纱的卷绕首先是,第一层绕完后,改变轴向卷绕的方向,卷绕第二层,依次逐层卷绕,直到满纱,这样逐圈逐层卷绕便于在细纱机上退绕。卷绕过程中,粗纱沿着筒管轴向的卷绕高度逐层缩短,使两端绕成截头圆锥的形状,以免两端脱圈、冒纱,难于退绕而成为坏纱。

细纱车间

1、车间目的细纱工序是纺纱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将粗纱纺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细纱,供捻线、机织或针织等使用,细纱工序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牵伸:将喂入的粗纱或条子均匀地拉长抽细到细纱所要求的特数。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成纱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光泽和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成形: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形要求卷绕在筒管上,以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工序加工。

2、车间机器:

SXF1568B型细纱机:48

锭速:14395r/m

主轴:xx86r/m

前罗拉:198r/m

后罗拉:4.45r/m

机器各部件作用

导纱杆作用:保证粗纱顺利退绕,稳定退绕时的牵引张力,防止意外牵伸。

牵伸罗拉:和上皮辊组成罗拉钳口,握持纱条进行牵伸

集合器:作用在于收缩纱条的宽度,减少飞花和边纤维的散失,减少绕皮辊、绕罗拉现象,使须条在较紧密状态下加捻,使成纱紧密、光洁、毛羽少、强力高

断头吸棉装置:断头后立即吸走前罗拉钳口吐出的须条;避免断头后飘头,影响邻近锭断头;减少绕罗拉和绕皮辊;减少车间空气含尘量

锭子:带动筒管转动。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

筒管:卷绕纱线;通过纱线带动钢丝圈转动

钢领:是钢丝圈的跑道

钢丝圈:完成加捻;调整气圈张力与形态

3、细纱车间工艺流程:粗纱从粗纱架吊锭上的粗纱管上退绕出来,经过导纱杆及缓慢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喇叭口,喂入牵伸装置进行牵伸。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罗拉输出并进行加捻,通过导纱钩穿过套在纲领上的钢丝圈,然后卷绕到锭子上的筒管。

4、加捻

纱条的加捻,其实质就是利用须条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的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须条结构。纱条由扁平状形成近似的圆柱形

《纺织厂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