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工作总结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

时间:2025-08-08 06:42:34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1

为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保护老年群体财产不受侵害,9月24日,铜鼓法院干警一行来到铜鼓城东社区,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干警们向老年群众发放防养老诈骗宣传单、宣传品,悬挂防范养老诈骗条幅,结合真实案例讲解养老诈骗中常见伎俩、套路,提醒老年群体对于免费拿鸡蛋、免费送礼品、超高利息的投资理财等常见诈骗套路保持警惕,并叮嘱他们遇事多与子女沟通,对骗子的花言巧语、危言恐吓,一定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通过宣传活动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行为的“免疫力”。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老年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增强了老年群众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全方位营造了“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舆论氛围。下一步,铜鼓法院将坚持立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理念,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延伸触角,继续立足于司法职能,以司法力量筑牢安全“保护网”,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贡献一份力。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2

为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和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6月20日,XX旗文化馆组织开展了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的防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文化馆的文艺辅导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向前来参加合唱、马头琴培训的中老年文艺爱好者发放防范养老诈骗宣传资料,并详细介绍了针对老年人以养老名义实施的养老项目等诈骗手段,同时提醒老年人要注意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转账、汇款、不轻易相信他人,遇事多思考,不贪图蝇头小利,遇到可疑人员及时报警。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中老年人文艺爱好者的识骗防骗的`能力,全面促进了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健康发展。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3

为切实提高辖区老年人防范新型养老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保障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5月12日,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组织开展防范养老诈骗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中,分局民辅警深入大型商超、社区、广场等老年人集中的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和现场讲解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介绍了养老诈骗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内容,并重点对常见的'“养老服务”、“投资养老”、“冒充亲朋好友、公检法人员”等诈骗手段向老年人群体做了详细讲解。

同时叮嘱他们不要贪图小利,不要听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如果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与子女沟通或拨打报警电话,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增强了辖区群众的防诈、反诈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将不断加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知晓率、参与率。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4

为向辖区老年人普及防诈骗知识与技巧,进一步提高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识与能力,9月21日,高新区卫健局组织相贤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在同人学府大道小区广场开展“重阳敬老深情反诈宣传暖人心”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现场老人们发放防诈骗宣传单,并现场讲解新型诈骗有哪些类型及典型案例。同时,告诫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对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危言恐吓,一定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遇到问题要及时和社区联系,同时也可报警或与家人、朋友证实,千万不能听犯罪分子的谎言,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贪图小利,提高警惕,远离诈骗。

通过此次防诈骗宣传活动,提高了老年人的防诈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共计约150名老年人参加本次宣传活动。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5

为切实提高辖区老年人防范新型养老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保障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5月12日,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组织开展防范养老诈骗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中,分局民辅警深入大型商超、社区、广场等老年人集中的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和现场讲解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介绍了养老诈骗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内容,并重点对常见的“养老服务”、“投资养老”、“冒充亲朋好友、公检法人员”等诈骗手段向老年人群体做了详细讲解。

同时叮嘱他们不要贪图小利,不要听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如果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与子女沟通或拨打报警电话,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增强了辖区群众的防诈、反诈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将不断加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知晓率、参与率。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6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和防诈骗意识,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阳光社区不断深入辖区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对网格居民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辖区群众介绍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及防诈常识,重点针对“养生排毒骗局”“参与领鸡蛋骗局”“保健品骗局”“赠送骗局”“祛病消灾骗局”等常见诈骗手法进行讲解,提醒居民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积极引导居民戒除盲从、贪利心理,增强识别、防范、抵制电信网络诈骗能力。并且教老年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技术层面上杜绝诈骗发生,是当前最重要的.反诈“神器”。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多与子女商量、向社区咨询或立即报警参与举报。

多次的宣传活动,使辖区居民学会了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识骗、防骗能力和反诈意识,筑牢防诈、反诈的“安全线”和“防火墙”。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7

10月11日,四川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总结会召开,全面总结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效,部署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受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专项办主任靳磊委托,四川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专项办常务副主任沈涧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专项办副主任屈晓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四川省各级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专项办统一安排,在四川省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打了一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整体战、攻坚战,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养老领域涉诈乱象得到有效整治、老年群体反诈防诈意识有效增强、养 ……此处隐藏1828个字……的很多案例,其中有两个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骗子会模仿警察对受害者实施诈骗还有就是模仿银行工作人员对你发送一些银行卡已经损坏等信息的诈骗。骗子们经过专业的训练,他们的语气,语速和音调以及对你信息的掌握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的相似,让你不自觉的以为他就是警察或者银行的实际工作人员,然后通过一步步的陷阱诱导你进行身份信息,密码等泄露,然后进行金钱诈骗。在现实生活中我就曾遇到过诈骗分子,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对我发取银行卡即将停用等信息,在看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因为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我差点就以为这是真的,我的`银行卡被停用了,但因为留了一个心眼,我上网查询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网络上有很多类似的信息,他们都说这是网络诈骗,所以才避免了被诈骗。

警察叔叔在最后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无论怎么样的诈骗方法?最后都是想要诱导你泄露身份证信息与银行卡密码,进行金额盗取,如果发现此类,要求转账或者泄露身份密码的话,那就一定是诈骗。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再收到类似信息,以后及时向亲朋好友询问,或者留多一个心眼,那么被诈骗的概率就会低很多。

无论是警察,政府机构还是银行工作人员,他们都不会在线上要求你转账,或者泄露银行卡密码,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深知这一点,预防诈骗。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12

为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良好的氛围,农发行冠县支行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活动。

各部门紧密配合多措并举扩大宣传影响面。印制和派发了大量的宣传海报,宣传单等纸质宣传品。在营业室、咨询台等公共场所悬挂宣传横幅、LED电子屏标语。宣传人员在派发宣传品的同时向群众耐心讲解防诈骗相关知识,得到了群众的.热切响应。

该行制作宣传打击养老诈骗的宣传动漫视频,通过动漫、视频、文字稿件等多种网络表现形式广泛推送。利用中秋假期营造浓厚的预防养老诈骗的氛围,青年员工干部积极向家人普及防范养老诈骗知识,并一同收看了该行自制短视频,有效地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形成高压态势。

下一步农发行冠县支行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总结经验,将宣传工作做实、做透,进一步扩大战果。截至目前,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宣传3场次,受教育老干部人数达500余人次,悬挂横幅2个,发放宣传手册500余册,发布养老诈骗短视频1篇,力争做到人人知晓,人人防范,从思想上提高警惕,防止诈骗在老百姓身上发生,共同构筑起防范诈骗的自身防线。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13

10月11日,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总结会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军民出席并讲话。

孙军民指出,自今年4月专项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全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首善意识和首善标准,高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推动,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多项工作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孙军民要求,要按照全国专项办部署安排,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不断提高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要持续完善线索核查机制,常态化畅通举报渠道、开展线索摸排、做好线索办理,确保核查质效。要持续完善依法打击机制,把好政策法律界限,强化追赃挽损,确保打击有力、惩治有效。要持续完善行业治理机制,常态化开展问题隐患摸排,强化风险防范。要持续完善宣传教育机制,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要持续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各成员单位承担好主体责任,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与日常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做到每年都有重点、有措施、有检查、有效果;各区履行好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要持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纳入平安北京建设考评体系,细化考评指标,确保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合民意、护民利、得民心。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14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准格尔旗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相关内设股室深入开展整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强化涉老食品、保健品生产经营监管。进一步加大对涉老食品、保健品等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要求企业执行“食品”“保健品”索证索票制度。严厉查处涉老“食品”“保健品”的标签、说明书、功效和宣传材料等虚假宣传行为,强化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加大网络监测,对排查发现的网络领域相关违法线索,立即进行网络市场违法案件查处。截至目前,共检查涉老“食品”“保健食品”经营主体37户次,出动执法人员123人次,发现问题1个,主要是索证索票不齐全,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已限期完成整改。

二是强化涉老食品、保健品市场消费环境监管。严格规范直销行为。对直销企业经销商进行提醒告诫,严禁虚假宣传和夸大产品功能,不得将保健品功能与疫情防控、病毒防治挂钩。开展老年消费市场违法行为专项检查,聚焦民生和新消费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严厉查处假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等形式,向老年消费者推销食品、保健品、伪高科技产品,并对产品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行为。以“保健”为名推销普通商品、伪高科技产品、保健理疗,宣称有疾病治疗或者功能等侵害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的`行为。虚假宣传金银箔粉可食用的违法行为。使用“协和”“同仁”等知名医院标识欺骗、误导消费问题。强化消费纠纷处置,及时调解处置涉老食品、保健品相关投诉举报,切实维护好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努力形成社会共治氛围。执法人员走进商场、农贸市场、药店等经营场所向广大消费群体普及药品及保健食品安全常识、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向广大老年消费群体宣贯“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观念,提升老年人防骗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LED屏等媒介,图文并茂宣传各类养老骗局,提高人民群众防范养老诈骗的能力,营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浓厚的社会氛围。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15

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帮助老年人捂紧“钱袋子”,为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休宁县民政局采取多种方式,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精心组织部署

将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纳入全年民政工作重点,县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下沉一线,分管负责同志一线调度,亲自安排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职业务人员,确保思想认识到位、任务分解到位、线索摸排到位、责任分工到位。

广泛深入宣传

印制《养老诈骗防范指南》、《致广大老年朋友的.一封信》等,在民政局网站公开、老年人活动场所发放,通过在养老机构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反诈海报等方式,提高老年人防范养老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

加强排查整治

通过查阅资料、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全县已登记备案的13家养老机构、未经登记但经营范围涉及养老服务的11家企业和服务场所进行全覆盖排查,做到排查覆盖率100%。重点排查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诱骗老年人以“办卡”“充值”“投资”等形式预交高额费用的行为。

《养老诈骗排查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