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工作方案模板集合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方案 篇1为搞好我校除四害工作,使除四害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打下良好基础,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学校除四害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市爱委会部署,以巩固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总目标,广泛发动全校教职工,以除四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前提,以治理四害孳生地和完善规范四害防范设施为突破口,巩固灭鼠、灭蚊、灭蟑螂达标成果,加大灭蝇工作力度,有效降低蝇密度,迎接国家对我市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复评,为我校各项工作服务。
二、主要任务
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响应爱委会号召,保持除四害三项达标,重点巩固灭鼠、灭蚊、灭蟑螂成果,使蝇密度明显降低,迎接国家对我市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复评为契机,加大除四害防治工作力度。
(一)灭鼠工作
1、积极开展环境综合防治,以清理乱堆杂物,铲除鼠类隐蔽、孳生场所。
2、极从爱委会购置敌鼠钠盐杀鼠剂,组织专业人员发放,达到科学灭鼠效果。
3、大力开展灭鼠活动。在3月中下旬至4月,统一开展灭鼠活动,对于各科室广泛发动,统一投放,并在有效期内统一清理死鼠,进行深埋。10月份,开展冬季灭鼠活动,并进行验收。
(二)灭蚊工作
1、3月份,在全校开展消灭越冬蚊蝇活动,用科学有效的方式统一杀灭。
2、广泛发动教职工,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对于死角集中清理,杜绝孳生地及成蚊杀灭工作。
(三)灭蟑螂工作
1、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原则,合理使用环境、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全面规划,重点突破,提高防治效果。
2、治理环境,清除室内外蟑螂栖息场所和堵洞抹缝工作,从而扼制其孳生和扩散。
(四)灭蝇工作
1、实行垃圾袋装化的环境治理工作,把完善防蝇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2、对生活区的生活垃圾污水重点治理,从源头上杜绝蝇类孳生。
三、主要措施
(一)实行目标管理,对于各部门建立责任制,确定责任人,纳入年终工作考核。
(二)发动全校教职工,把除四害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工作方案 篇2为切实加强夏季火灾防控工作,确保全市教育系统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根据公安部、省政府统一部署,依据密消安发[20xx]6号文件要求,市教育局决定自20xx年5月20日至9月20日,在全市集中开展夏季消防检查,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集中开展以夏季火灾隐患整治、防灭火能力、学校消防设施和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消防安全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夏季消防检查活动,本次活动将消防检查与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相结合、提升火灾防控工作水平相结合、夯实学校消防基础建设相结合。通过落实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夯实基层消防基础,增强全市学校抗御火灾整体能力,确保夏季全市学校不发生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
二、工作重点
1、火灾隐患整治。主要检查建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日常消防检查巡查,消防设施运行和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专兼职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和保安等五类人员培训,人员安全疏散、装饰装修材料,用火用电管理,违规住人,灭火应急预案制定和组织演练等情况。发现的火灾隐患必须在8月30日前整治完成。
2、消防安全宣传。各学校、幼儿园要将消防安全常识以及法律法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系列活动,全面落实“八个一、八个100%”计划(见春防文件),广泛深入地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各校必须上好安全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要有安全教育课的教学计划和教案。此外,各学校还要以“预防火灾、珍惜生命”、“学习消防知识、共创平安校园”等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各学校至少要设立一处固定消防宣传阵地,经常性地刊播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营造消防安全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带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消防整治活动。
三、时间步骤
夏季消防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底前)。教育局召开会议,对夏季消防检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印发教育局消防检查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在会议上进行专题部署;5月30日前,各学校、幼儿园要统一工作方法,明确工作标准,利用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资源广泛发动,营造舆论声势。
(二)全面检查阶段(9月15日前)。
1、全面开展自检自查。督促相关人员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纠,并做出消防安全承诺;督促整改和消除发现的火灾隐患,并补好历史“欠账”。
2、教育局联合检查。安全办、督导室、基建办及包校领导将对全市所有学校幼儿园进行检查。
3、公安机关消防监督检查。公安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和有关警种对所有学校幼儿园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落实整改责任、整改计划和整改任务,依法跟踪督促整改。
(三)总结验收阶段
教育局将组织相关部门成立督导考核组,对所有学校幼儿园夏季消防检查工作进行综合验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不足,建立提升火灾防范和灭火能力的长效机制。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夏季消防检查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夯实火灾防控基础、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迅速行动,全力以赴,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市教育局成立夏季消防检查领导小组,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单XX任组长,教育局副局长王XX任副组长,安全办、基建办、纪检监察、计财股、督导室、视导室、各学校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安全办具体负责夏季消防检查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橱窗、手抄报、专题讲座、会议等形式,公告夏季消防检查工作的内容和要求,集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性宣传,广泛宣传消防法规和消防常识,及时发布火灾预警信息,加强自身安全防范,警示广大师生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组织师生开展“生命通道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工作、生活、学习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引导师生对发现的占用、堵塞、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其他妨碍安全疏散的火灾隐患,通过“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进行举报投诉,形成强大舆论监督声势。
(三)狠抓责任落实, ……此处隐藏4937个字……计普法。认真制定本年度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明确重点,讲究实效,进一步推进统计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增强地方、部门、单位负责人、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和重点企业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认真做好本地区的普法骨干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精通统计法律知识、熟悉统计业务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各种系列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统计法律、法规的颁布日、实施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特殊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依法统计的氛围。
(二)扎实开展日常统计法制教育。要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将统计法制教育有效融入企业一套表等核心业务的任务布置、人员培训、数据采集、质量核查、资料公布全过程。在继续抓好党政领导、统计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单位负责人、统计人员的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广大企业对“四大工程”建设的支持配合程度。
四、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能力
(一)推进统计“双基”建设。积极推进乡镇统计机构规范化达标活动的创建,力争达到百分之百合格。推进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建设的达标验收工作,验收通过率超过95%。分专业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并制定检查考核办法,开展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查。积极探索和研究“四大工程”建设的法律保障问题,重点研究网络直报环境下的基层统计基础建设、乡镇和企业行为规范,以及法律责任认定等问题。
(二)大力做好统计法制调研工作。积极配合省局的立法调研,调研报告做到有论有据、贴近工作实际,并有建设性建议,争取在全省统计立法调研成果评比获得好成绩。
(三)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着力抓好依法行政各项配套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建立和健全政务信息公开、行政权力阳光运行、自由裁量权基准动态更新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统计行政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执法人员队伍体系,努力提升统计执法监督能力;要健全和完善统计执法检查人员上岗培训、日常培训工作机制,做好执法检查证的换发、核发工作;要完善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开展案卷评查和评讲,提高办案质量。
工作方案 篇7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防雷减灾管理工作
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雷减灾工作既是防御自然灾害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雷电灾害危害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防御雷电灾害显得越来越重要。市是全国多雷暴活动地区之一,年平均雷暴日数47天,最多年份达87天,每年都有雷击伤人死人事件和设备设施受损的事故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将防雷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防雷减灾工作列入防灾减灾工作的范畴,进一步加强对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强化各项具体措施,支持气象部门依法开展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我市防雷减灾能力。
二、强化措施。切实做好防雷减灾管理工作
(一)认真做好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1新建、扩建、改建下列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必须安装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防雷装置。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3重要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系统、电力、通信、广播电视设施。重要的导航场所和设施;
4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场所;
5重要储备物资的库储场所;
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7建设单位必须将防雷装置的设计方案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未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未经设计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查施工许可申请。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8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
9建设单位必须主动向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报送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图纸、文件及有关附件。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受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出具《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市、县(市)建筑图审办(或事务所)应积极予以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10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合格的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要及时予以审批。建设单位变更和修改防雷装置设计方案。
(二)要加强防雷装置施工跟踪检测
市、县(市)防雷检测机构要及时进行跟踪检测。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对隐蔽工程逐项检测,防雷装置建设单位要按照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并对检测报告负责。检测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隐蔽工程在掩埋前,未经市、县(市)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建设单位不得自行隐蔽。
(三)认真做好防雷装置工程竣工验收
建设、施工单位应及时报请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对防雷装置工程进行专项检测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建设施工单位持《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建设质监部门申请工程验收。未经防雷装置专项检测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验收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完成验收工作,建设项目的防雷装置工程竣工后。出具验收结论,建立验收档案。
(四)切实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
其中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1次。市、县(市)防雷检测机构在检测中发现雷电灾害事故隐患的要及时通知所属单位进行整改,所有防雷装置必须实行定期检测制度。依法必须安装的防雷装置每年检测1次。直至合格。
三、依法行政。把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全市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相关职责,积极做好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预报和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把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依法查处违反气象法规的行为,使防雷减灾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市、县(市)行政服务中心要积极支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跟踪检测、竣工验收等工作,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置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第378条规定。将其纳入当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当地防雷中心要认真做好建设项目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跟踪检测、竣工验收和定期检测等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要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有关职能部门和受灾单位应积极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和鉴定,凡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以确保调查和鉴定的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调查报告和鉴定书须及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为有关部门对雷电灾害事故责任认定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