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5-10-20 04:34:30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1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应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个性是应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幸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陶老师对人生的豁达和独特的人生领悟。在这本书中,无处不渗透着陶老师吸取经典精华所洋溢的幸福感。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如何打点自己的人生,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与陶老师相比,我们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了吗我们做到对万事万物的宽容大度了吗我们拥有那种与人为善的高贵精神了吗细想起来,没有,真的没有。《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所以我们不时地感叹工作之劳累,心灵之疲乏,甚至抱怨命运之多变,这样的心态,又怎样能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呢?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教育。课堂是我们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齐痛苦、一齐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任何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能够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务必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明白用你的权威来管理学生,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2、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以前夸奖过的,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以前批评过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所以一个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当学生犯错时,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掌声;当学生有疑难时,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学生最好的欣赏者。总之,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3、做幸福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务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好教师必须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在这本书中,陶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读书。他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能够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让教学与读书相得益彰,要享受自己的课堂,使自己乐教,学生乐学,让每次课堂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4、做幸福的教师,要有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多痛苦,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就是宁静平和的,这就是幸福的人生。我们教师也是这样,虽然我们此刻实行了绩效工资,收入增加了,但工作整天是忙忙碌碌的,而且压力也很大,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也要学会做个幸福的教师,创造幸福的自己,培养幸福的学生,服务幸福的社会。在学生需要我们指导、帮忙的时间里,我们要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忙他们,尤其是那些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热爱学生就务必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透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的心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让我们以陶老师为榜样,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从容淡定,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与经典为伴,与学生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师!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2

几年前我就知道《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看,或者说自己没给自己挤出那样的时间来学习。这个学期,学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细读这本书以后,我的感受颇深。其中陶老师告诉我们一句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即使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前人文字和观点的堆积罢了”。陶老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思考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照搬是万万不可的,借鉴也要慎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充分分析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陶老师还说:“千万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故作高深。”是的,我们读陶老师的文章,感觉就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人生的故事,陶老师的语句真实、自然、质朴无华,似山涧流水,叮咚悦耳。陶老师说,十年前,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曾有意用上一些华丽的词句,可是在今天的他看来那是令他羞愧的事。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回归的陶老师,看到了正逐渐和自然融合为一体的陶老师,我一直坚信文风彰显人性的说法,觉得陶老师的自然质朴文风和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语句中那股透心的爽颇有相似之处。

我也曾有过捧书阅读到深夜的时候,那只是因为我喜欢;也曾尝试着去背诵《论语》《老子》,那是因为我想倾听圣人心声,领悟他们的思想律动,让浮躁的我在圣人如水的心境中感受一丝超然;当课堂上的我捉襟见肘时,当我的微笑不再让孩子着迷的时候,教育类的专业书籍又走进我的书架,我对自己说,我只是想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教师,除此之外,别无它求。

今天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教师》才认识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此处隐藏11828个字……完成了一幅绘画作品,2件手工作品,还学习了一组新概念。内容很多,但孩子们感觉没上够,说明我的课生动有趣,令孩子深感快乐。而孩子的快乐,就是我作为老师的幸福。像这样幸福的时刻还有很多,比如五岁的男孩王晗林,是从今年暑假起进入我的美育亲子班的,学画至今不足四个月,却已作了近40幅令人百看不厌的有故事,有思想的作品。其作品被我发表在一个全国性的少儿美术论坛后,两个月内就赢得700多人次的点击量。其作品《海底世界》还获得了陕西省“爱心中国”少儿书画大赛二等奖。一天,孩子趴在妈妈的耳朵上说:“每当曹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心里就甜滋滋的。”他还对院子的其他小朋友说:“我们曹老师讲话声音可好听了,也不训娃娃,你们跟我一起去学画画吧!”其实,孩子可能不知道,每当老师听到他用稚嫩的声音向老师问好,看到他能画出那么多极富创意的作品时,老师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甜丝丝的,感觉好极了!又比如失而复得的学生段可昕,第一次和妈妈来听我的课时,刚满5岁,中途因病停学了。今年九月一日开学,她妈妈又来到我的乐园准备给她报名。但她盯着老师的脸看了好一会儿后,却给妈妈说了一句令妈妈十分为难,令老师万分尴尬的悄悄话:“曹老师没有学前班的老师漂亮,我想跟漂亮老师去学画画。”我很无奈的送别了这个学生,满心遗憾的在网上发了个帖子:“为何来又为何而去我可爱的学生”。然而令我惊讶的是,两周以后,段可昕又拉着妈妈再次回到了我的美术乐园。理由是:“漂亮老师讲的太简单,没有曹老师讲的有意思。”我很感动: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能够抛弃表面现象而发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并果断的作出决定,真是令我钦佩,令我肃然起敬。从事课外美术教育十余年,让我感动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今年先后荣获全国少儿书画比赛二等奖,渭南少儿书画比赛一等奖的'樊姜华,从三年前开始跟我学美术的,在学画的第二年,觉得自己画的没同学的好,曾提出不想学了,但他的妈妈在征求老师意见后鼓励他说:“老师说你很有潜力,妈妈也相信你能行,希望你坚持学到小学毕业,坚持就是胜利。”

结果孩子在坚持学习并得奖之后,不仅对美术更有兴趣了,对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也有了参与的愿望和信心了。还有7岁的男孩王帅,从五岁起上我的亲子班,一直是跟着爸爸一起学习的。一开始孩子和爸爸都觉得画画挺难的,一说让自由创作,编故事,就心生怯意。但凭着对老师的信任,父子俩坚持学习,从不迟到早退,终于找到感觉,有了自信,有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不仅能放开胆子画了,还能讲出很精彩的故事,先后有两幅创作画获得陕西省“爱心中国”书画大赛和美术乐园“纪念抗战”六十周年书画大赛二等奖。因为我坚持不懈的在深圳少儿美术论坛中发帖回帖,该论坛奖励了我一本精装的大十六开《童画》书。在书中广东美术馆培训部主任李绪洪说:“只有当美术教育成为生命、灵魂的教育,成为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成为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舞台时,这才是美术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美术的灵性,因而教师亦得到了幸福。”正和我意!我为自己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好老师而深感幸福,我因了这样的幸福而决心更加努力地做更多孩子的更好的老师。虽然我已年近不惑,从事少儿美术教育也近20年,但我感觉,美育成为生命对于我才是刚刚起步,而让我重新感到了生命的春天才刚刚开始的恰恰是这些无比可爱的孩子!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15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一个老师的幸福?从教的路越走越远,似乎离答案也越来越远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怎样的自省,才能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仍旧初心殷殷,遇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从教二十多年,夜深人静时曾多次问过自己:做教师,你幸福吗?我一度很迷茫。网络上有两幅猫头鹰的漫画,精准地描绘了老师的日常工作状态:开学初,头戴博士帽,光鲜亮丽;学期末,蓬头垢面,怒目圆睁。第一眼看到它这番对比,真是叫人忍俊不禁,但是哈哈一乐之后,心里酸涩不已。其实我们都是这样的老师,鱼在水中,冷暖自知,这样的老师幸福吗?

读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似乎朦胧中找到一丝光亮。陶老师说,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的境界。见此一语,顿觉心中无限清明,陶老师对教师之幸福的定义,恰恰映射出我自己疲于奔命的生命状态。那么怎样扭转自己身心俱疲的状态,实现如此境界呢,陶老师如是说:“任何不良情绪,都是生命成长的障碍物,搬除之,生命方能畅通无阻。”细想想,踏入校门,我有太多的不良情绪,继而传递给学生。不良情绪对谁都是负能量,对学生何尝不是。掩卷沉思,我想到班里的一个小男孩,杜杜。

杜杜是一个十岁男孩,极聪明,也淘极。课堂上任凭老师讲得“入情入境”“慷慨激昂”,他只顾自在任意可以下笔的地方,描绘他最喜欢的机器人、机器猫。屡教不改,可谓“不治之顽疾”。对他,我翻着花样的教育,最后都是就算气炸了肺也只能无奈收场。在我心里,他就是一块盐碱地,怎么努力都颗粒无收。

他对绘画的热爱那是如痴如醉。有天连续两节作文课,他还是老一套,无视我一再提醒。他画了整整两节课,最后交给我的只有一行字:“老师,我实在是不会写,或者是没什么可写。”我哭笑不得。

好吧,改变自己!陶老师说:“任何不良情绪,都是生命成长的障碍物,搬除之,生命方能畅通无阻。”他对批评教育已经形成免疫,太严厉了他还会跟你急眼。想想算了吧,首先让自己情绪好起来,和和气气地跟他聊了起来。

“那么爱画画儿?”“嗯,我一不画画手就痒痒,心里就难受。”他这样说,神情自然诚恳,没有丝毫做作与伪装。而我,虽为人师,却一面对孩子的这一癖好深表理解,一面为不能说服他而在内心里感觉狼狈不堪。围绕着绘画,他从幼儿园,一直聊到现在。猛然我灵机一动,既然如此,就从绘画入手好了。于是引导他从这一角度写这篇作文。果然,他还是真有个聪明脑壳,仅用了三十分钟就写了三页。且不说内容是否精彩,只看篇幅就叫我惊讶不已了。好像哦,我找到了一个老师的幸福!

后来,我也认真地欣赏了这孩子的画,还真是不错。用同学们的话说:杜杜在咱们班是画机器人的顶级高手。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这孩子在这方面不是无师自通吗?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之,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之,是不大容易的。”多亏那天我没有让坏情绪主宰,如果一味强制不允许他画,说不定扼杀了一位未来的实力派画家。我想到了那个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孩子,从不同的视角,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不同的风景。这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不要让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好情绪中,事情才会往良性循环的方向走,坏情绪只能让事情陷入恶性循环。陶老师还说,幸福的教师应该是:说话不死板,做事灵活机动,活得有趣味,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和快乐带到哪里。那么,我愿意做一个这样的老师,我愿意在未来的日子里,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一个老师未来的幸福。

在成为一个教育者之前,第一个需要被教育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在一切的“给予”之前,让我们先成为一个拥有的人。但愿我们都是最幸福老师,我们收到的,不仅是鲜花,更是——别人的感念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