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5-08-09 00:18:36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做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又一次学习了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要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个学生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良好品德。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么这一辈子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这份工作负责。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热爱自己的工作,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不爱自己学生的教师,不仅干不好自己的工作,更不是一个好的教师。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没有形成一定的习惯,所以他们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我们就要宽容的对待他们,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爱孩子,还要学会信任、鼓励、安慰孩子,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成长氛围,用自己的温暖与真心去打动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更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更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心。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爱岗位、爱学生,才是教师应该努力培养的基本道德品质。

二、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学习的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在多年的教师岗位中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正是在这种模仿与影响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师德修养去教育感染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自己的工作热情,用积极的态度去工作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如今,由于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对工作的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现状对教师自身发展、对学生成长的不利,要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走终身发展之路

总之,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和此次的新师德规范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因此,我会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的鞭策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带着爱和责任走下去吧!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2

本学期我们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深深地理解了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从中受益匪浅,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抓住此机会来完善自我。下面我就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觉得做一位人民教师要有一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心,正确看待工作中的苦与乐。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要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但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做一个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人,相反,当我们看到自己精心培养起来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时,那种幸福与自豪的感觉是任何人无法体验到的。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中的苦与乐。只有苦过之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甘甜。我们要像春蚕叶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炭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无怨无悔。

其次,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一个学生。我们在

日常教学中,往往更关注那些极富表现力或是调皮捣蛋的学生,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往往被我们忽视,他们不会给老师带来任何麻烦,也不会在公开活动中崭露头角,像小花一样静静地开放着,等待着老师去欣赏、去发现。而我这方面却做的不太好,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自习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的做练习,只有他在凳子上如坐针毡。我走过去,轻轻地扬起教鞭,他知道我没有要打他的意思——因为我从来没打过他们。他调皮地瞅着教鞭,狡黠地笑了。我也笑着放下教鞭。他却说:“老师,您打我吧!”我极感惊诧,不知他为何口出此言。下课后,我决心解开这个谜。我把这个小男孩叫到我的办公室,和他谈起这件事。没想到这个小男孩格外直爽坦诚。他说,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点一些同学到黑板上做练习,却从没有点过他一次,也很少朝他看。那一刻,我竟有些不知所措,面对他水晶一般透明的眼神,我深感自责, ……此处隐藏8569个字……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不仅要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教导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育人,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教师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时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不仅要具有一般公民应有的道德意识,体现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要求,又要体现先进分子的道德建设要求,要把道德建设的广泛要求和先进要求统一于一身。因此,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必将竭尽全力达到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

四、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前提是和学生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的前提。我们和学生在一起,平时生活中有时是相互争论、相互游戏、相互开玩笑,而在课堂上的生活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一种精神存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和谐师生关系,还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己的热情

去感染,使学生和你协调一致,尊重学生,爱你的每一位学生,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我要做到爱岗敬业,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按20xx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献身教育事业,渴望得到同事、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的尊敬信任,为淤溪中心小学教育事业作出更大努力。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13

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首先,我觉得爱事业是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是不能担当起教师育人的重任的。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牢记这一条,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因为热爱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

其次,规范要求教师做到爱学生。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了规范第三条上,即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不变相体罚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学习乐园。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我们更应该多关注他们,多关爱他们。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天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潜能。所以,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质量观、人才观,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来热爱他们。因为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教师应当把这种爱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以上是我在学习时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牢记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规范成为自己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让规范中的每一条都落到实处。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14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通过近期《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学习,觉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较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增强师德修养的前提。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陶冶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没有这种内心体验即诉诸情感的道德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就缺乏内在动力。应该说,师德修养的增强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完整的道德意识。

2、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具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3、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同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有力保证。

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道德生活中,一个具有顽强道德意志的人,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和引诱,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没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但是如果没有道德意志,即使有了道德行动,也不可能持久。

此外,道德信念是教师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合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媒介和内驱力,它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构成的核心要素,是人们的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惟一标准。人民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能把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