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01-14 16:10:13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锦15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锦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英雄的故事以及那一段抗战历史,令我感受最大的便是12岁的小八路海娃历经艰险去送一封鸡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个放羊娃,也是个小八路。他每天一边放羊,一边站岗放哨。一次,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送一封鸡毛信。爸爸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路上要当心,一定要亲手把信交给山王村指挥部的张连长。”

海娃选了一条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为能安全的把信交给张连长,没想到路上还是遇到了一队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鸡毛信怎么办?”他急得满头大汗,一会把信藏在裤袋里,一会儿塞进石缝里。忽然,他灵机一动,从身上撕下一根布条,把鸡毛信捆在一只老羊的尾巴下边。鬼子看到了海娃,龇牙咧嘴的问:“你的,小八路的干活?”海娃摇了摇头,“我是个放羊的。”鬼子见问不出什么,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赶着羊群刚走不远,就看见几个鬼子追了上来,原来他们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只藏有鸡毛信的羊,老羊拼命挣扎。海娃想:“鸡毛信会不会从羊尾巴里掉出来呀?”于是,他对鬼子说:“老羊有什么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来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几只小羊烤着吃了。看着自己心爱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来。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们一起睡觉。海娃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鬼子还要杀羊吃,鸡毛信可怎么办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里,趁着鬼子都睡着了,海娃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鸡毛信,飞快的向外跑去……

终于逃出来了!海娃兴奋极了,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山王村的方向飞跑。眼看着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坏了!鸡毛信不见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边回想一边顺着来路仔细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鸡毛信吗,还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听见几个鬼子叽哩哇啦的在后面叫他,原来,鬼子今天要攻打龙门村,准备叫海娃带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条到处是石头、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顺着熟路,飞快地逃走了。他来到了山王村,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张连长按着信,带着队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楼,消灭了里边的鬼子,取得了很大胜利。

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机智勇敢、意志坚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同样我们迎来了《开学第一课》。这一次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今年网络流行话题掀起了爱国风,我是中国护旗手我支持香港警察这都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如果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1949年10月1日这可能在其他人眼里只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在中国人的眼里。这组数字尤为重要。1949年,中国第一次升起中国国旗。194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开国大典。在中国人眼里有五星红旗飞扬的地方,背后就我们祖国提供的坚实后盾。五星红旗影响了一代代的人,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也有人讲了关于五星红旗的故事。她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郭奶奶。1949年在重庆白公馆监狱中,罗广斌说: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吧,解放的时候,高举着这面红旗冲出牢房。当时在监狱中的郭奶奶不知道五星红旗到底长什么样子?但是她心中有一种信念。就是五颗五角星,大的代表党,小的代表中国人民。所以她就和罗广斌将五星红旗制作成了他们想象中的样子。五星红旗是很多人当时活下去的希望。同样是1949年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他在学校里执意升起五星红旗,他这样说:我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我们就要升我们的国旗。1999年澳门回归。已经八旬的杜岚老校长抛下拐杖,登上升旗台,将国旗升起。五星红旗就是祖国。

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主要的是靠我们这代人。我们要有主角意识。节目中就有几个这样的例子。来自上海高境第三中学的三位初中生,蒋大礼,黄俊凯,金振宇组成了大黄金组合,将挑战30秒最多的交换跳绳记录。还有很多大学生团队在沙盘缩影观景之上来了一场机器人的限时救援比拼。

在节目的最后,不同民族地区年龄的孩子们纷纷登台带领大家同唱,《祖国祖国真美丽》《山高路远》《七子之歌》《歌唱祖国》展现了中华儿女的风貌。

五星红旗飘扬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见证着新中国从成立到腾飞,伴随着每个中国人成长,只要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知道自己的身后站着强大的祖国。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今天我为祖国骄傲,明天祖国为我自豪。

祖国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追求的梦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今天一定要努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奉献一份力。

我与祖国共成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未来。——题记

愉快的暑假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接近尾声,迎来的是新的学期,新的模样,新的变化,也迎来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开学第一课。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撒贝宁老师跟我们介绍了三合中学的贫困生,他们那里没电没灯,就用蜡烛照亮书本来读书;记录了三代坚持守护边疆的英雄,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陪着士兵们走过数十条冰河,翻过十几座高山,足足坚持了约100年;奥运健儿们还通过云连线的方式为我们送上真挚朴实的开学寄语,告诉我们梦想的力量。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连线远在外太空的叔叔们,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只要努力,一切的可能将变成现实。

2021年是我们祖国的航天大年,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我们也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观看“天和”核心舱中的三位航天员汤洪波、聂海胜、刘伯明为我们带来一堂别出新裁的“太空授课”,并津津有味地示范了一套“巡天太极”。

被网友亲切称为“太空导游”的航天员刘伯明叔叔,这次用Vlog的形式,带着我们漫游空间站,展示他们在太空中的家。太空厨房、热风装置、饮水系统、冰箱等设施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聂海胜叔叔给我们展示了他带到空间站的中国传统乐器——笛子,还带来了一幅特别的全家福——全体现役航天员合影。当汤洪波叔叔提到“会旅游的红薯”和“用筷子吃茶”时,我被这两个奇怪的名字深深吸引住了,原来汤叔叔在打算上太空中国站时 ……此处隐藏8959个字……业程度已经达到了极致!他说:“我受过的伤,从头发尖到脚底板,没有一处是完好的。”我震惊了,但同时也在思考:这样的拼搏,怎么可能不成功!如果我们在学习上想叫苦叫累,想要放弃的时候,那就想想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也许就不觉得苦,不觉得累,也会更努力一点!

其次讲的是专注于拍纪实照片的解海龙,他主要专注于山区艰苦条件的拍摄,在一所贫困小学里拍摄了许多令人沉思的照片,上面孩子们的求知欲打动了所有人,即使我没有那种经历与感受,我的鼻子也还是一直酸酸的,当年这些孩子一直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如今,他们长大成人,各自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家庭,他们一直想感谢的人还是当年给他们拍照的解海龙!

节目后面就主要是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比如“非牛顿流体”,它是由一些过期的淀粉和水混在一起制成的,虽然这个“非牛顿流体”我早已了解,但再次了解后,还是别有一番趣味!

令我印象最深的实验是“无壳蛋生鸡”。它的意思就是把蛋壳去掉,人工把蛋黄生成小鸡。当嘉宾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后,终于打出了一个完整的蛋黄时,我也被带动着欢呼雀跃,看到蛋黄里的一颗小心脏在跳动,我仿佛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

当然,这期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我国第一架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原本,我并不了解“大飞机”的概念,再看模型,好像跟普通的客机差不多吧,但爸爸告诉我:别看它的模型普通,其实里面是可以装好几辆装甲车的!听完,我又被震撼了!听C919的总设计师吴光辉介绍说,全球20%的飞机都运输给了中国,所以说,对于飞机制造,中国的担子可是很大的,吴总设计师为了这个C919,在十年的时间里把一头浓密的黑发变成了稀疏的白发,可见他对国家出的力是不可限量的!我将来,也一定要做一个可以为国家出力的人!

在我的震撼和兴奋中,《开学第一课》悄然落幕,这期节目告诉我: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敢于尝试,不断探索,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新的奇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

伴着周笔畅的甜美歌声,《开学第一课》拉开了帷幕。我守在电视机前看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有八零后女孩王亚平的飞天梦、付丽娟的女军人梦、章子怡和周星驰的电影梦、最美志愿者廖智的舞蹈梦、普通加油站女工郑亚波的育子梦和退休老师潘其华的教子梦。

这一个个梦都是鲜活的、美丽的和澎湃的。这让我对梦想又有了更深的诠释。最让我震惊的是付丽娟,因为在体校的优异表现她被特招进今年的“八一” 跳伞集训队。这群平均年龄只有十五岁的孩子,每天至少要接受六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年仅13岁的付丽娟也不例外,可以想象:我们在教室一边吹电风扇,一边读着书的时候。而付丽娟很有可能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一边擦汗,一边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我的眼中仿佛看见了一个被训练折磨的喘不过气的付丽娟,她现在正蹲在地上一动不动,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我光是想就为付丽娟捏了一把汗。这时我特别好奇,支撑她这样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的是什么?到后来我才知道支撑她走下去的不是别的,是梦想!这两个微不足道的字眼拼在一起居然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力量。

看见她为梦想打拼的样子,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

幼儿园的时候连最最简单的1——100的自然数也不会背,常常被同学看不起和嘲讽,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我萌生了学数学的芽儿。我在星期天用红砖的碎片在水泥地上把1、2、3、4、5……的数抄下来。当稚嫩的小手挥写下一个又一个硕大的数字时,太阳的火舌已将我“染色”。 妈妈说:“天不热吗?快回家呀!”我只是说:“家里面没水泥地,是写不出来的。”我稚嫩的话音刚落。妈妈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撑把伞为我遮阳。我在太阳下感觉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在“流汗”但是我依然写着一个个数字。可能会有人说我傻,但我现在回想过去我觉得那时我很了不起,为了微不足道的梦想,而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我对梦想的理解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梦想是由许多不起眼的梦想‘拼’成的。为了梦想一定要付出,付出的动力则来源于梦想。梦想是一种不竭的力量,让你不断燃烧内心的小宇宙,激发对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这种力量,会让你无惧风雨,不畏艰险,勇敢前进。

为了梦想,加油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愿我中华少年以理想照亮未来,用奋进缔造辉煌。

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

这把火,是1931年苏维埃燃进中国大地的“赤色”思想;这把火,是井冈山至今摇动着的猎猎旌旗;这把火,是两万五千里长征最坚定的信念,最温暖的慰藉。

党旗是红的,国旗是红的,那是火的色彩,那是温暖的象征,那是因理想而抛洒出的鲜血,那是理想的光辉。

君记否——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耕荒,耕荒……”这既是就义前蓝蒂裕烈士对儿子最长情的告白,也是他对后继之士最深情的嘱咐。而今,中国再无遍地的烟云、满街的狼犬,祖国的地更绿、天更蓝、五星红旗更加鲜艳。

请您放心!

理想是石,铺就奋斗的征程。

这块石,是天安门广场前巍峨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块石,是“玉兔”从月球背面带回来的奇妙陨石;这块石,是红旗拉普镌刻着“中国”的庄严界碑。

君记否——愿将此生常报国,俯首甘为孺子牛。三岁丧母,继而丧父,幼年的彭士禄因革命献出了双亲。“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坎坷的童年令彭士禄长记父母的遗志:“没有我钟情的专业,只有祖国需要我的专业。”隐姓埋名,纵览第一艘核潜艇设计;首座核电站项目上马,收拾行囊赶赴大亚湾;再战核电站,泰山二期按时完工……彭老把一生融入祖国的山河,大山知道他,江河知道他,祖国更不会忘记他。

理想是路,开启幸福生活。

这条路,是荆棘通野,暗河满地的革命之路;这条路,是上山下海,奋斗进前的建设之路;这条路,是满足人民的生活要求,全面脱贫的幸福小康之路。

君记否——“民亦劳止,乞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跨越25年的闽宁山海情,让干沙滩变成了绿油油的金沙滩;厦门大学支教团,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华坪女高张桂梅,让大山里的女孩在这里插上翅膀,用读书出走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您瞧,曾经,有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今,还有人“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

正因如此,任正非老先生才敢首定的说:“未来我们必将超越美国,靠什么?靠你们!”

是的,今朝有精卫,来日观海平!

党的百年,

——是矢志践行使命担当的百年;

——是毕路蓝缕奠基定业的百年;

——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

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我中华少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以青年之光结就中国之伟业,中华之力量。

加油!我少年中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