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查报告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

时间:2025-10-06 21:38:36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噪声污染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1

一、创建噪声达标区的范围及功能分区

根据镇的总体规划,建设噪声达标区的范围为县城近期规划建设区。其对象为一切产生环境噪声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噪声达标区建设规定,搞好声源的消音降噪工作,做到达标排放。噪声达标区范围内的环境噪声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二类功能区内,噪声排放的标准均执行二类排放标准,城市交通干道两侧执行四类排放标准。

二、噪声达标区建设执行的依据和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四)《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五)《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

(六)《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

三、噪声达标区的建设要求

(一)噪声达标区内所有产生环境噪声的设施都应达到所在功能区内相应的'排放标准。

(二)噪声达标区内所有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噪声标准应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以内。

(三)噪声达标区内的歌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所产生的噪声均应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Ⅱ类标准以内。

(四)进入噪声达标区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叫高音喇叭,一律使用低音喇叭。

(五)噪声达标区内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叫卖等行为。

四、噪声达标区建设步骤及时间安排

县城噪声控制区计划分1年时间完成。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底前)

1、县环保局根据噪声达标区建设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基础资料调查、收集、整理、制订和编报《县镇噪声控制区建设工作方案》、《县镇噪声控制区范围图》。

2、根据《县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方案》,对镇创建噪声达标区工作进行公告。

(二)调查阶段(20xx年6月底前)

1、组织对拟达标区内的各种声源产生状况及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建立信息档案。

2、组织对达标区内的声源进行监测,提供监测分析报告。

3、根据噪声达标区建设的要求,对各超标声源,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各项管理措施,拟定《县镇噪声达标区整治工作方案》,并予以公布。

(三)整治阶段(20xx年7月1日—20xx年10月31日)

对照噪声达标区建设的要求,根据声源的超标情况,拟定限期治理和整改计划,将任务分解至各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个人,落实整改措施。整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

1、超标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实行限期治理,对落后的设备进行淘汰更新。

2、达标区内现有的娱乐场所等必须按计划进行整治,做到达标排放。

(四)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1月1日—20xx年12月30日)

1、组织对达标区内的各点源进行全面监测,提出监测报告,并对噪声达标区做出科学的准确的分析评价和计算。

2、对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工作、建设过程、主要做法和创建成果进行总结,编制《县镇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

3、建立和规范整理噪声达标区建设档案,申请市环境保护局核查验收。

五、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分工

县环保局负责噪声达标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做好各项基本调查及落实限期治理项目计划、方案;由县环保局牵头,城管、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和镇要配合达标区内超标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工作;县广播电视局负责噪声达标区建设的宣传工作;建设局、城乡规划管理局负责达标区内的整体功能布局规划;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对达标区内机动车辆噪声的整治工作;财政部门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杨芳德任组长,副调研员张小平、县政府办副主任张林生任副组长,环保、公安、工商、城管、建设、技术监督、工业、广播、财政、镇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环保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噪声达标区建设的监管、报审、管理等事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县报社、县电视台等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氛围。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2

前言:

人群拥挤,交通繁忙,商品交易,吵闹的娱乐和各种应酬宴会造成了城市生活的喧哗景象。早在古罗马时,因货运马车铁轮压在铺石路上发出的铿锵声而破坏睡眠以至惹怒的人们制定法律以控制车轮的运行。另外,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城市也限制马匹和马车的行走,以保障居民的睡眠。

过去的噪声问题是无法与现代社会因噪声带来的困扰相比拟的。现今的噪声负荷和机械的嘈杂声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它们不仅造成人们的烦恼,而且也危害到人们的健康。这一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重。

认定噪声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害是在近代。接触有害噪声带来的健康影响现今已被看作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的大中城市中,主要有以下噪声源:

(1)交通运输噪声。城市交通业日趋发达,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城乡车辆的增加,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增多,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声已成了交通噪声的元凶,占城市噪声的75%。据统计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声污染城市。虽然城市车辆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噪声程度却比日本高出1倍。特别是一些临街的建筑,受害极重。

(2)工业机械噪声,这也是室内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声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泵房,这些声响都比较严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的噪声。

(3)城市建筑噪声,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比如公共场所的商业噪声、餐厅、公共汽车、旅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等。据统计,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占城市噪声的1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声污染。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中 ……此处隐藏3103个字……办理情况,协调解决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二是实行难点问题联合执法制度。对需要综合治理的难点问题,要采取协同行动、联合执法的方式,集中力量,综合运用各方面的手段,加大对噪声难点问题的处理力度。

四、大力提高公民、法人和组织的自律和守法意识

搞好宣传和教育是建立防治扰民噪声污染长效工作机制的重要保证。为此,一是要通过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普及噪声防治知识。环保部门要把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等相关知识补充纳入全民环境教育教材,促进噪声防治知识的普及。二是要利用好各类媒体加强经常性宣传。环保、公安等各有关部门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设计和开辟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专栏、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等,广泛、连续、集中地向社会公众和业户宣传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主动争取业户和广大公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三是要以长效活动为载体搞好宣传。环保部门要大力开展“安静小区”和绿色小区、大院、企业、饭店等绿色创建工作,使越来越多的小区和单位在水、气、声、渣排放等方面达到环保要求,避免扰民问题的发生。四是要实行建设项目夜间施工公告制度。大型市政建设项目(含拆迁项目)夜间施工要通过我县各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其他建设项目(含拆迁项目)可通过媒体公告,也可以将印制的公告在周围居民区、居民楼醒目位置张贴,争取受影响群众的理解,同时便于接受有关执法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五、全面建立监管职责落实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5

近年来,我市部分主要交通路口竖起了大大的液晶显示牌,上面都有一组数字在不断地变化:77、79、83、71、69……它们是专门用来测量噪音的分贝器。分贝数越大,噪音就越大;分贝数字越小,噪音就越小。那噪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危害?

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在《百科全书》中寻找到了答案:噪音是人类不需要的、令人烦躁的声音。60—80分贝为吵闹,81—100分贝为嘈杂,100—120分贝可以使人导致耳聋!有人曾做过调查:在噪音为94—106的工厂车间长期工作的职工中,40%的人有听觉障碍,57%的人耳鸣,60%的人失眠。工厂车间的噪音污染如此严重,不知我市的噪音污染情况如何?

我选择了孙塘路与国道线的交叉路口为观察地点,分几个时段进行观察:

早晨7点—8点:65—70分贝。新的一天开始,来来往往载着上班的人们的车辆陆续多起来,刹车声、汽笛声,还有小摊贩的吆喝声,打破了早晨应有的宁静。

中午11点—12点:75—85分贝。午饭时间,下班的人、车逐渐增多,噪音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85分贝。货车震耳欲聋的马达声不绝于耳,这样嘈杂的环境让人难以忍受,情不自禁地堵上耳朵。

夜晚21点:60—70分贝。本以为夜幕的降临能让马路安静下来,谁知,马路上的噪音还高达70分贝,也不知马路边的`居民能否安然入睡。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自己居住的城市有较为严重的噪音污染,它时时威胁着市民的健康,希望有关部门能早日治理,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禁止超大超重的货车在某些时段在城区内通行(如晚20:00—凌晨5:00),给市民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2、建设道路绿化带,大量种植隔音植物(如珊瑚树、桂花树等,它们能吸收10%到11%的噪音)。

3、加强市区禁鸣力度,大力宣传噪音的危害。

最后,我再次呼吁:请人类不要制造噪音,还自己一个安静的世界吧。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6

一、噪音的危害

我们得知,从心理方面来说,噪音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心理症状,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在:破坏人体神经,使血管产生痉挛,加速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衰老期的到来。在临床诊断上:病人的外在表现是整个人情绪不好,烦躁不安,说话声音很大;最常见的病症是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和噪音性耳聋;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噪音量(分贝)对人体影响:举例0-50分贝:舒适,细语声;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130分贝以上:耳膜破裂、耳聋。

二、噪音对学生的.危害

我们学生白天经过紧张的学习之余,晚上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休息环境。如果长期处在超过4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则无法集中精力,影响自学能力的提高。长期的噪音困扰,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严重者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在多半时候,学校受到的噪音污染是很严重的,但事实不是这样,我们都在噪音出发点测量,而噪音在传到我们耳里时已经经过衰减,没有那么强了,因而,学校的噪音平均在50——60分贝之间浮动,偶有几次超出或低于。那么,噪音指标是什么呢?

三、噪音的指标

指标(分贝)状况

>75噪音污染非常严重,环境质量恶劣;

65—75噪音污染也很严重,环境质量很差;

55—65噪音污染不容忽视,环境质量差;

50一55噪音污染较轻,环境质量一般;

45—50基本没有噪音污染,环境质量好;

<45没有噪音污染,环境质量很好。

四、噪音的防治

树木、草坪能阻挡、吸收噪音,减轻其危害程度。

据测定,70分贝的噪音通过40米宽的林带一般降低10~15分贝;4米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6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20米宽的草坪,一般减少噪音2分贝。树木、草坪能阻挡、吸收噪音,减轻其危害程度。

五、外国的经验

德国一向十分注重治理各种环境污染,在防止噪音污染方面也居欧洲各国之首。城市交通噪音基本上控制在40分贝以下。

另外,科学研究表明,树木能有效阻挡和吸收声波,是天然的消音器。因此,德国邻近住宅区的高速公路旁和城市交通密集地段都栽种很多树木,特别是有较好的隔音、除噪音效果的泡桐、水杉、龙柏、槐树等。试验表明,成片的树林可降低噪音20 35分贝。此外,德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是采用隔热、隔音等功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站于繁华街道旁,如果关上门窗,几乎听不到汽车飞驰的声音。

有关专家还介绍了一种德国科研人员开发的消声混凝土技术。据测量,利用这种混凝土铺设的路面约可减少6分贝的噪音。

建议:

1作好隔音措施,包括学校和工地。

2普及知识,告诫人们减少噪音。

3使用新型设备,减少噪音。

4树立防噪观念,从根本上减少噪音。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