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5-07-02 23:46:31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10篇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10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根据广州市考查招生办公室的要求,在20xx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查,英语科考查中首次增加英语口语考查。针对此要求,课题组对学生在口语考查时的心理焦虑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初中学生对英语口语考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造成焦虑水平不正常、不能在考场发挥出原有的英语口语水平的原因,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现场应试能力、快速思维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为提高英语总体水平打下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课题组对我校的初三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校(C层次)的随机抽出初三年级3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第一次口语考查后,进行心理焦虑水平的问卷调查。这些学生在以前从未进行过口语考查,只在课堂和课后进行初步的口语交际。各班的人数和男女生比例如下所示:

初三(1)班女生17人男生19人共36人

初三(3)班女生18人男生21人共39人

初三(6)班女生17人男生18人共35人

二、调查方法

课题组根据学生平时在课堂进行口语练习的一些表现,并借鉴《健康学习心理与能力测评新概念》的一些有关考查焦虑度的测试题,反复修改,制定了初三学生口语测试焦虑水平问卷。调查问卷共35题,共105分,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结果分四个级别,0-24分(镇定);25-49分(轻度焦虑)、50-74分(中度焦虑)、75分-105分(重度焦虑)。测试总分在0-24分之间属于镇定水平,说明考生能够以较为平静和轻松的心情对待考查。一些学生是后进生,对分数的高低持无所谓的态度,就不会有一些反常表现,就表现为镇定。也有一些考生经常上台发言,对这些场面已能应对自如也表现为平静和轻松。总分处在25-49分之间属于轻度焦虑水平,说明考生面对考查心情比较激动,有点惶恐不安。这属于正常临考和考查状态,因为轻度的焦虑水平能使考生行动起来,积极认真备考。总分处在50-74分之间属于中度焦虑水平,说明考生心情过于激动和担心,焦虑不安,以这样的心情去参加考查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从而难以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这部分考生必须通过正确的心理素质辅导和提高,来降低焦虑水平,克服口语考查的心理障碍以体现真实口语的水平。75分以上说明是处于重度焦虑水平,说明考生以患上考查焦虑症。它会导致考生的考查失败,学习水平不能正常发挥。他们表现为心情极度紧张,不断冒汗,打颤,脸色苍白不知所措等。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才能发挥出原有的英语口语水平。

三、结果与分析

1)心理焦虑度情况分析

随机抽查一个班的问卷分析,多数考生口语考查前表现为感到紧张,怕题目难,担心自己考查不及格,心跳加速。有些学生因为以前没参加过口语考查,心里没底,对考查没有信心而心慌;有学生因为害怕抽到题目难的考卷,会考出低分而担心,心情不好、烦躁;有部分考生手心出汗,双腿颤抖,甚至坐立不安;有学生觉的脑子一片空白,害怕失败。

我们采用SPSS11.0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第一次心理焦虑度测试情况和第二次(抽三个班前后对比)进行比较(如附表1所示)。

在第一次的口语考查和心理测试后,课题组依据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习得能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input)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作用。情感因素因人而异。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条件有三:学习者有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无什么焦虑感等。

课题组对学生进行有关英语考查心理的专题辅导,如邀请广州市现代教科中心的心理学教授进行题为《谁让我们焦虑?》的讲座,通过这次心理辅导讲座和我们课题组成员为实验学生进行题为《轻轻松松上考场》、《口语考查不用怕,我能行。》《如何克服口语考查怯场》等心理专题探讨活动课,在与第二次口语考查后进行了考查心理调查情况前后对比,有明显的进步。通过SPSS11.0的统计,p=0.000<0.05,前后两次有显著差异。学生的口语考查焦虑度大大降低。

2)口语考查成绩情况分析

口语考查题型模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查样题设计。分三大题:一、朗读短文;二、回答问题(只读一次);三、口头表达(用所给的中文提示词语^对`话或者说话)各5分,共15分。学校第一次口语考查和第二次口语考查的成绩比较:实验班和对比班在第一题的朗读短文方面P=0.002<0.05,有显著差异。说明经过心理专题辅导和学生对考查过程的自我认识,了解口语考查的心理发展过程,做好心理调适。就能发挥出原有水平,提高英语口语的水平。

3)性别心理情况和口语成绩分析

从第一次的心理焦虑水平测试结果来看,女生的焦虑程度比男生的略高些,人数也比男生多,反映女生在心理调适方面不如男生。这也许是由于女生的生理特点或性格特征等原因所致。从口语成绩来分析,女生和男生的成绩各题分布是P=0.009<0.05,有明显差异。女生平均分比男生高,特别是第二和第三题尤为明显。

四、研究的方向

由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间不长,对学生进行的口语技能训练还没有系统化,还在探索阶段。因此,口语成绩还没有很大进步,由于两次口语考查是“人人^对`话”,而对于“人机^对`话”的考查方式,学生的心理焦虑程度如何?学生的考查心理调适能力如何?男生和女生的心理辅导是否要看不同情况分层次来开展心理和技能辅导?这些有待下阶段进一步研究。我们期待今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查英语口语考查后再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王才仁主编 《外语教育心理学》 广西出版社

2.彭剑飞 《考查心理分析和指导》 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3.徐海涛等主编 《健康学习心理与能力测试新概念》 西藏人民出版社

4.何广铿 周榕主编 《英语口语考查教程》 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

5.何广铿 《英语教学研究》 广东教育出版社

6.景丽珍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xx年4期 《从^高~考英语口语测试看中学英语教学》

7.陈福华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xx年5期 《英语口语考查研究》

8.戴军熔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xx年7期 《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9.吴 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xx年9期 《情感因素与英语课堂口语练习》

10.吴增强 ……此处隐藏15714个字……%的同学对网络不了解,对它持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可见网络还是利大于弊,对青少年还是有用的。

似乎说到青少年的思想状况,总要提到“早恋”这个敏感而又永不缺少的话题。从封建社会的青梅竹马到现代社会早恋,任何时期,似乎都有一些学生不安分守己,去尝尝那青涩的青苹果的味道。大多数父母、成年人对此的看法当然是坚决反对,那么青少年自己又是怎样看待发生在身边甚至自己身上的事情呢?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对于这个看法更加开放。55%同学的观点是只要不影响学习,就可不反对,甚至代表着可以接受。只有18%的同学的观点是坚决反对。或许因为外国思想和网络的熏陶,大家的看法没有以前那样保守,27%的同学认为这是人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可以看出,青少年对于早恋的看法大不同于家长,这也许就是青少年充满幻想的花季雨季所具有特点吧!

当然,我们也对青少年将来的人际关系时行了预测,假如他们的上司风气不良时,9%的同学选择了上去批评,揭示错误,表明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正义感,或许他们在岗位上不一定有所作为,但他们绝对是真诚的对待每个人。有18%的同学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他们已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污染。这种人在人际关系上通常是游韧有余,面面具到,但他们心灵上有一定的扭曲。73%的同学选择了其它,表明他们面对不良风气的强大势力有所畏惧,但又不愿意丧失生信念的无奈。

总之,青少年的人际关系趋向于同龄人之间,对有些问题认识仍有欠缺,应给予注意。

三、中学生的学习方面

这方面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调查,我们欣喜的发现,有91%的同学已大致适应了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有9%的同学已完全适应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增加,适应的人会越来越多。

我们又调查了一下青少年分配时间的合理性。经调查有45%的同学选择了不会,其实不然,这些同学选择不会的原因是因为刚刚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型所引起的,由于高中与初中的不同,会使同学在心理上产生陌生感,无从着手,在加上经过三个月的放松,对学校已经淡化,故觉得手忙脚乱,不会合理分配时间。有73%的同学选择了可以。那可能是因为他们已开始适应,但适应速较慢所致。18%的同学选择了会,可能是由于他们保持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环境适应的转变比较快。总之,青少年的学习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最后,我们全组进行了总结:现代的青少年的心态上都有很好的素质,但在人际关系上还有欠缺,只注重与同龄人交往,在学习上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以上就是我们组的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篇10

调查目的:真实的了解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在校作息习惯,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提供可行性建议,并以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学习生化和课余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倡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以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劳动者,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引言: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之后,来到相对“安逸”的大学,有些同学对自己过于放纵,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塑造定型期,谚语有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 为了使在大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用一生,我们小组做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

调查形式: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在河南农业大学的各个学院,回收有效问卷94份。其中男生54份,女生40份。

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随着入学时间的延长,刚入学的那股新鲜劲已渐渐的淡掉,具体表现在上课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天的起床时间越来越晚了,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的人越来越少了。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一)作息生活现状与事实

从调查结果来看,87%的被调查者每天平均起床时间集中在八点(上课时间)以前。1.67%的学生起床时间在9:00以后。令我们宽慰的是,仍有37%的人起床时间普遍在7:00以前。而43.3%的学生表示每晚睡觉时间在11点以后。这个数据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部分习惯赖床、熬夜的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56%的学生表示上大学以后作息时间不如以前规律。对自己的生活作息习惯现状持不满意态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规律的作息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通病,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以及学习生活。在这其中,网络、小说、不合理的恋爱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1. 你在最近的一周内起床时间是几点?

从图中可以清晰的显示,横向对比,多数的同学在八点上课前起床,这说明尽管一小部分同学早上赖床习惯,绝大部分同学的并没有早上赖床缺课的情况。纵向的对比,男生普遍比女生起床晚,女生比男生勤奋。

(二).到课情况与上课质量的分析

大学生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比较严重的迟到,逃课现象一直是学校比较头疼的教育问题。学习理论知识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可就成了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实的大学生活应该包括尊师重教,上课认真。于是,学生的上课态度以及上课质量也是判断大学生生活充实度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迟到、逃课状况,学校采用点名制、教学稽查制等方法试图改变不尽人意的现状,但还是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缺乏守时观念和负责任态度是问题的根源。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最近一周翘过课的同学占56%,其中翘课在四节以上的占被调查人说的4%,而在能到场上课的同学中,最近一周内保证上课时间不玩手机,不看闲书的同学仅有16.8%,上课时间做其他事(指与学习无关的事)占课堂时间三分之二以上的竟有13.5%。那么,我们能上课又能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同学又能有几个呢,由此可见,学生的整体上课情况很不理想,亟待提高。这其中,可能会有

老师的原因,譬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但是,多数是同学的主观原因。在调查中,最近一周没有去过一次图书馆的同学有38.3%。那么我们同学的时间究竟用到哪里了呢?体育活动,上网,学校活动。

课堂纪律和质量差是大学课程教学存在并且将日益严重的一大问题,很多大学生上课说话声盖过老师,上课玩手机、接电话,吃东西让上课的老师十分头疼,特别是上一些公选课、公共课、思修马哲之类的课程。还有就是学生上课睡觉走神也是比较严重。从主观方面来看,学生较低的自律性导致了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从客观方面来说,过于理论化的课程以及授课老师不够生动有趣的讲解,导致了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和打瞌睡。

(三)课余学习时间安排

至于课余学习时间,在被问及最近三天主动上自习的时间时,调查人群中有28%认为自己很少上自习,不超过一小时。三天累计上自习时间超过五小时的为8%。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60%的同学认为他们的课余过得很一般。那么,为何多数大学生认为课余时间充裕,但课余生活却不尽如人意呢?很大原因就是大学生未能做好自己是时间规划,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手忙脚乱。调查也显示,只有10%的同学有课余时间规划并真正付诸实践。这些有都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也预示了合理的课余时间安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