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总结

教师教学总结

时间:2023-06-09 16:10:16
【推荐】教师教学总结四篇

【推荐】教师教学总结四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教学总结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教学总结 篇1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爱的付出”,并未在学生心灵中引起预期的反响。要让师爱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田,并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存真情

青少年学生最讨厌虚伪,最瞧不起口称“一切为了学生”而实际只为自己利益和名誉考虑的教师。一位小学教师为了让一堂公开课万无一失,上课前她在学生中筛掉了几个“不放心”的孩子。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无法消除这几个孩子对她产生的敌意。所以,教师不能搞形式主义的“做秀”来吸引人的眼球,而是要凭着实实在在的奉献精神和春风化雨般的言行,赢得学生由衷的敬意。这样,师爱才会有意义。

给尊严

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师爱只有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效果,才会有意义。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会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位年轻教师经历了这样的教训:一个进步中的学生突然疏远了他,他试着通过其它方式再接近这个学生,但没有成功,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学是偶然的机会告诉了他,因为老师把他作为“通过帮教而转化的典型”大加宣传,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律,要学会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和自尊。这样,师爱才会有效果。

去等级

教师对不同个性、不同品质、不同家庭、不同表现的学生应“一视同仁”。一位班主任曾积累了这样的经验:在一次以“我为奥运添光彩”的主题演讲班会上,全班同学一致推举班里平时最淘气的一名学生代表班里参加全校的演讲,当时,这位班主任显得很犹豫,但瞬间的思考之后他毫不动摇地举起了赞同的手。这之后的事情让班主任很感慨,自从代表集体参加了学校的演讲会,这位淘气的学生变了,不仅遵守纪律,而且爱学习了。所以,没有等级的教育会激励学生成长,但教师如果做不到对学生的公正、平等,即使你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去表现对学生的爱,收获往往甚微。

教育是一项效果“滞后”的工作,师爱要“渗入学生心田”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面对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态,教师既要及时调整方式改进工作,也要不急不躁,坚信播撒爱心必会获得硕果。急功近利,过分看重师爱的回响,收获的不一定是学生成长和进步。

教师教学总结 篇2

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未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将永远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导致教与学的深刻变革。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对教师实施终身教育。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体系,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并培养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乃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专家,正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是基础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呼唤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形成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充实和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武装他们,并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日趋优化最终达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通过学习对教育科研的目的、过程、方法更加清楚,了解了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楚了教育科研的意义、内容、意义、类型和方法,尤其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发现并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搜集资料;指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或者实验活动;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报告成果。明确了行动研究的起源、发展和定义以及行动研究的方法,今后我要用行动研究来丰富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法。

在培训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注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从教师的以讲为主转变到以训练为主。从教师的知识传播为主转变到学生的成果展示为主;从教师的成就感转变为学生的成就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力求使课堂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使师生相互活动中达到“教师从教到导,学生从学到展示”的有机统一。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热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维,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引导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

教师的责任主要不是“教”,而是指导学生会“学”,因此,教师不能满足学生“学会”,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会学”。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激励学生思维,变教师的教学为导学。为此,教师要努力学生创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情景,以“温故”作为“知新”的纽带,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教师教学总结 篇3

一学期在眨眼间就接近了尾声,似乎刚一上班就一个学期就结束了,带了托小班快一年了,看着孩子从吐字不清到现在自己能够完整的说明自己的想法,我感到很欣慰,面对孩子的进步,我心里喜滋滋的,对此,我对本学期工作作了以下小结:

要求幼儿必须会说普通话,在幼儿园不管与老师还是小朋友都不能出现方言,都强调要用普通话,使幼儿在发音上得到初步训练。

学习简单词汇,会用简单短句与人进行沟通,初步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倾听意识,注意听别人讲话,不打断别人,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的学说普通话,知道发言时要轮流说不争抢。

培养幼儿爱观察的好习惯,如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能够观察到图上都有什么,在干什么,并用简单的语句叙述出来。

在上课期间尽量多以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耐心听老师把故事听完,并能够根据老师的提示初步叙述完简短的故事。

本学期我多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在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中动口、动手、动脑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可能由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生动,教学方式有限,还存在其他不足问题,有待于我以后慢慢累积经验,把我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进和提高。

教师教学总结 篇4

读书、求知,本应跟吃饭充饥、穿衣御寒一样,是必然、自然之需。闹到要用各种手段去逼、去诱,已是一件悲哀的事;而更为悲哀的是,我们不去寻找产生这种悲哀的原因,或是找到些而不思解决,反而还把注意力集中在“逼”和“诱”的新法的制造上。

我们常说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教育孩子也用得上这八个字。如果作家长的多想想自己做小孩时的心情,当教师的多想想自己做学生时的心情,我们的教育就会要理性、本性、自然的多。

比较而言,一方面,现在的孩子要比以前的孩子聪明得多;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又要比以前的孩子难管得多。所以,现在作家长和当教师的,就要在“管”上多花些心思和功夫。聪明,辨识能力就相对要强些。这就要求作家长和当教师的,要尽量少使“巧”法,要尽可能多的讲真话、付真心。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建立在真心实意的基础上,其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会打球的教师能吸引一些学生,会唱歌的教师能吸引一些学生,字写得好的教师也能吸引一些学生……学生愿与你接近,你的教学就相对要轻松些,效果肯定就要好些。所以,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本科知识,还要有尽可多的爱好。

课堂上,教师问:“1+1=2,对不对?”如果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对!”这不能算好的教学。如果有学生问:“为什么等于2?”如果还有学生在教师举例后问:“父亲加母亲生出了我,是不是1+1=3?”也许正是这类幼稚、荒唐的讨论,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过去那些一天书都没念的人,到了一定年龄,生活中的收支账目也算得清楚,待人接物、品行操守也不比读书的人差多少,有些人还能粗通文墨。于是我就想,我们的教学安排是否有些多余的东西,无故耗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我是教文科的。我常想,要是在教会学生的拼音和使用工具书以后,就按级别定出一些考核的篇目,让学生自己去学,是否可行?真希望教育专家和权威人士做些此类的尝试。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通常理解为教师的工作辛苦和重要,而忽略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园丁的工作性质和范围。作为一个好的园丁,既培育鲜花,也培育树苗,还培育小草;既培育牡丹、桂花、菊花等,也培育带刺的玫瑰;既培育高且直的栋梁之材,也培育结实弯曲树木。曾听一个有经验的木匠说,没有没用的树木,大的做梁,小的做椽子,直的做脚档,弯的做犁弯或椅靠。生活中需要各式各样的材料,缺少那样都不行的。

《【推荐】教师教学总结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