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

时间:2023-06-05 16:10:39
【精选】音乐教学总结四篇

【精选】音乐教学总结四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教学总结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总结 篇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结束了。担任响水龙小学二年级音乐课已一个学期了,我一直都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教学理念,从美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追求美、并创造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又是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爱玩还是他们这时的天性,所以我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尽量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音乐,并且爱上音乐,让音乐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回首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定的不足。在这里,我对自己这一学期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做一个回顾和反思,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由于响水龙小学的孩子们都是苗族和彝族的学生,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学习和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三、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不足之处就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四、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这个学年中,我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五、如歌如画。

艺术是相通的。歌里有画,画里有歌。把一首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音乐则有了色彩,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神奇的事。他们不但能够歌唱音乐,听到音乐,更能在视觉上看到音乐,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当学生把一幅幅可爱的绘画交到我手上时,我心里涌动的只有喜爱!虽然,低年级的音乐我还是初次担任,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乐理知识的渗透不够深,歌唱只注意了情感,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把握住,但是我很有信心将它做好。

六、改进措施及打算。

注重音乐审美体验。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而增长音乐知识。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授课,除了运用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外,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兴趣。

音乐教学总结 篇2

当满眼的绿充于心怡于情,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学期了,本学期我担任四,五,六,七,八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继续口琴,葫芦丝兴趣小组的组织教学工作,学校没有给我特别安排教学时间,但给我安排的教学空间,专门给我安排了音乐室,这一点,我十分感谢张校长,让我机会为孩子们为家长,为学校尽一点力。我便利用间操,课间,及休息时间,教孩子们学习,其中,六年级的王赛亚的葫芦丝与五年级的林士佳的口琴,学的最好。相信,这批学员在不久的未来,都会学有所成。

四、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本学期学校没有一次让我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学习的机会。

总之,自觉做事还算细心,但考虑太多缺乏魄力。凡事都要有计划,重要的得做详细计划。在交际方面,还应多学习,处理事情要灵活。

音乐教学总结 篇3

【摘要】:合作是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确定目标,通过彼此协调而形成的联合动作。学会合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在群体表现中以自己的饱满情绪去激发同伴的情绪,同时又要学会善于接受同伴 ……此处隐藏1518个字……现形式进行表演,器乐小组:碰铃代表水声,三角铁代表水中透明柔和的月色,笛子代表宁静和安详,利用器乐重奏的形式表现乐曲中“明月当空,渔舟泊岸“的意境。小品组:一家四口出海打鱼,孩子撒网,父母划船,通过她们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乐曲中满怀喜悦渔歌飞扬的画面。舞蹈小组:表现的是夕阳西下,渔舟晚归。还有是个诗歌朗诵等。学生表扬踊跃思维开阔充满情趣,一堂看似枯燥无味的音乐欣赏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音乐的美锻炼了学生的音乐才能,而且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以加强。

三、在“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音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二度创造性”,即表演者通过对谱记音乐的辨识和理解,然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将乐谱还原成活生生的音乐表演。因此,可以说音乐表演的过程是音在谱的限定下进行创作的过程,而音乐表演又大多是群体性活动如舞蹈、音乐剧等。它要求许多人共同参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音乐的创造性同音乐的合作性结合起来,在音乐创造中学会合作,如在即兴创作表演时可以把不同的艺术特长的同学分配到各个合作组中,以发挥她们的特长来显现小组学习的特色等,例如: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在教学中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欣赏音乐来对比各种器乐的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以及各种动物的叫声等声响,同时请学生扮演其中的动物的形象,其他同学用身体动作表演各种乐器的演奏为她们伴奏。大家共同用音乐的方式表现乐曲。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表现作品中的人物与情境。

在学生的表演中,学生将体会到相互之间的配合是成败的关键,从而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再如音乐剧《小燕子》中可以让每一个同学都选定角色,然后在相互配合中完成表演,舞蹈好的同学表演小燕子,唱歌好的同学表演麦田,边歌唱边摇摆,节奏感好的同学以打击乐器做伴奏,比较淘气的同学可以表演害虫,不善于表演的同学可以围成一个湖让小燕子在湖边玩,也可以边歌唱边做摇摆,学生们的合作表现了这样的故事:春姑娘把小燕子从温暖的南方带来了,他们正在湖边玩,小鸟发现麦田里有好多害虫,来叫小燕子去捉害虫,小燕子来了害虫被消灭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表演音乐剧,可让不同的孩子都得到最佳发挥既注重了个性的发展又在群体表演中培养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使两者相互交融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在“音乐与相关文化”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性态和载体,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如歌之,如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充分说明早期音乐与诗歌、舞蹈结合的非常紧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联性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表现,它涉及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等各个方面,其特点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参与性强,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广阔的空间拓展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宽知识事业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借用音乐的姊妹艺术:如舞蹈、戏剧、文学、影视等来充实我们的课堂,在音乐极其姊妹艺术的交相互动中渗透合作意识。如当我们听到抗日战争中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时,即刻映入我们脑海中的图景是抗日战争中在水深火热中屈辱的中国人民及奋勇抗争的历史,还有北京天安门前人们英雄纪念碑上那组人们战争为题材的浮雕。浮雕上人物愤怒激昂的面部表情及坚强有力的肢体动作,这样就是音乐和历史美术等相关文化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和体会音乐与绘画历史的关系。绘画组:可以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创作绘画,打击乐组:用学生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创造表演《义勇军进行曲》,历史组:用讲故事的形式把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说一说并有学生来表演。通过这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音乐教育应使学生懂得个人在团队是平等,必须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交流的社会,音乐教育在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不仅使学生能领悟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促进使其提高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她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养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音乐教学总结 篇4

我担任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

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式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我上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往的音乐课有个误区:把创造单纯看成是作曲。我觉得音乐课中的创造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根据音乐编动作,创造新词,用声音创编故事等等。就如同用铃鼓发出声音,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让全班同学想一种不同的敲击方法让铃鼓发出声音,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精选】音乐教学总结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