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教学总结集合9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活教学总结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教学总结 篇1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一、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生活教学总结 篇2《生活生命与安全》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供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班认真开展了《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开学初,我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本班的《生活生命与安全》的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详细的教学设计。正确看待和处理教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甚至可以自己新编,灵活处理。
3、认真上好《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每周坚持上两节课,对学生进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育。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的特点,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4、 注意学生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
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取多种方式的评价,除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我还采用了“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特别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是“豆芽科”,学习态度也不好。
2、教材上涉及了生活、生命与安全的许多知识,但学生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没有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三、改进意见及措施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重视《生活生命与安全》这门学科,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2、学有所用,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改变自己的言行等,让学生受到教育。
在以后的《生活生命与安全》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上好这门课程,加强学生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生活教学总结 篇3两周的见习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这两周的见习生活我过得非常充实而有意义,虽然付出的多,收获也很多,付出和收获是呈正比例的。
见习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大石桥水源的一所农村小学,在那里有几位老师都是我当年的老师。学校的校长,主任,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 ……此处隐藏4057个字……者平日醉心工作的职员和忙于家务的家庭妇女全都盛装出席,围在操场边或者礼堂里,唱泰戈尔的歌,跳泰戈尔的舞。这些歌舞都有着浓郁的和平乡特色,让人难忘。
在这个月里,就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节日。第一个就是印度的独立日。一月份来到印度的时候,我们正好赶上了印度的国庆节,但是这次我又赶上了印度的独立日。而印度的独立日和国庆节不是同一天这一点让我感到困惑。独立日这天早上,国际大学也在操场上举行了一个简短却庄严的升旗仪式。在印度,白色代表的是纯洁和高尚,所以在这一天,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们都以白色为服装的主色,男生穿白色班佳比,女生则穿白色纱丽。大家在操场上合着伴奏高唱国歌,表达对国家的尊敬。这一天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当国歌奏响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停下脚步,或高或低地吟唱国歌目送国旗升起。甚至连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在路过时都会减速靠边停下,等国歌结束再继续上路。我问一个学生为什么这样,学生告诉我,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尊重,在他们看来,我们中国人在升旗时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或干别的事儿的行为是难以理解的。就像很多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让他们想不通一样。
另一个节日便是和平乡国际大学特有的节日——barsamangal。由于国际大学特殊的背景,这些特有的节日都和泰戈尔先生有着莫大的联系。barsamangal在孟加拉语里的意思是感谢雨季,因为泰戈尔认为雨可以洗涤万物,滋润生命,让大地复苏。在这一天晚上,国际大学的小学部、中学部和大学部的师生们都在礼堂里表演歌舞,大家一起感谢雨季,缅怀泰戈尔。
这一个月,我们中国学院进行了开学后的第一个小考试,类似于国内中小学的期中考试,但是中国学院每个学期会有两次这样的小考试,第三次考试便是更为重要的期末考试。根据每个年级的具体课程设置,这次考试也分为不同的科目,答题形式也分为笔试和口试。从我监考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们都对课堂上讲的内容掌握得不错,笔试方面女生表现普遍较男生更好,但是在口试中,大部分女生却不能很好地回答,且由于胆子小且没有自信而声音太小,既是有的问题回答是正确的,也因为没有自信不敢回答而选择放弃。而男生们由于胆子较大,平时课后也较积极主动和老师谈话或者向老师提问,在口语考试中大都表现较好。这让我不得不开始严肃地正视大部分女生不爱开口这个问题。经了解,女生们不爱开口说话、练习汉语这个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当然这让我小小的松了一口气,可以放心这并不是由于我课堂教学方法有问题而导致的),但这更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样一个明显的有碍于女生们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的巨大问题,是一定要下工夫花力气解决的。目前我能做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多留意女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女生更多的发言机会,甚至是点名要求女生来回答问题,迫使她们多开口说话,慢慢消灭掉不敢开口说中文的心魔。
这一次考试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与中国的考笔试试不一样,这里的监考要求实在是非常的不严格。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们常常小声讨论问题的答案,当然这现象在国内也是屡见不鲜的,但是让我觉得奇怪的是,竟然有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举手问监考老师或巡考老师关于考题的问题,这在国内高校的考试中恐怕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在考试结束后,我问了当地的老师,为什么考试的时候纪律不更严格一些,那位老师给我的回答是,考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测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考试也是帮助学生们学习的一种手段,更是老师对于自己教学成果的一种信息反馈,在考试过程中,对于困扰学生很长时间的问题给予一定的
提示,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思考和学习,更直接地让老师自己找到学生们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现在一想,其实这位老师的观点未尝不是正确的。任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两个月的教学实习生活过去了,当然刚来时的那种新鲜感已经慢慢退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定的习惯和熟悉。可能是来之前就知道这里的大致生活和工作情况,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感到过强烈的不习惯和不满意。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我想我大概跳过了挫折期,从蜜月期直接过渡到适应期了。相信我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也能很好的适应这里的生活,更好地工作,帮助中国学院的学生们学习。
生活教学总结 篇9学生的进步总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进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和进步,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设计适宜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重要,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在本学期的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首先结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其次弄清楚教材的呈现方式,然后确定了如下一些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我在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看视频、画画、写感恩信、制作礼物等活动来内化儿童的道德品德。
三、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和积累优秀案例。
四、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起来。 说道理,同学都能明白,但是真正到生活中,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言行不一。
2、由于学生对品德与生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兴趣淡化,过于敷衍了事。
3、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学生的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其他方面不容忽视。
五、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的修养 。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
2、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引导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做到防患于未然。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