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学期教学总结模板汇编五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二学期教学总结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篇1时间真的是飞逝,转眼这学期就要结束了,现将本期教学做以下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六一班和六二班的数学教学,在校本课程中担任篮球基础班的教学,工作任务虽然繁多,但本学期教学任务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完成。
一、备好课
想要上好课,就要先备好课,要想备好课就要备好教参备好学生。其实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只备教案,教案又是只看一些现成的教案书,给的教参基本不看,这是很不对的,教参中给出的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这是我们上课的依据,不备好这个依据怎么能上好一节课呢?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会结合教学参考书来备课。备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备教学知识,也要备学生。看学生的程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两者缺一不可。
二、时刻充满教学的热情
教学中有时候会常不断重复同样的工作,日复一日的,时间长了容易让人懈怠。因此,在每天的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对教学的热情,特别是在课堂上,俗话说:上行下效。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就半死不活的,没有一点的生气,那孩子们在下面会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吗?答案肯定是不会。我在上课中会时刻保持对教学的热情,感染孩子,让孩子们也更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做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虽不是主课,但孩子们选择了篮球就代表孩子们有一定的兴趣,上好校本课程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孩子以后兴趣特长的培养打个基础。在校本课程中,我认真上课,保证每位学员都能得到练习,让孩子们在我的课程中能有所学,有所成。
四、处理好两级分化现象
在低中年级两级分化的现象还不明显,到时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比较明显,就例如本期六一班的数学成绩,49人参加考试,24人都在优秀分数线以上,其中满分2人,但是不及格的也有10人之多,剩下15人也都大多在70徘徊,80多的就寥寥无几,这充分说明了两级分化的严重。其实在五年级下期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趋势,因此,对于后进生我常对他们进行谈话,让他们树立信心,不要放弃,一旦放弃了就更什么都不会了,同时鼓励成都好的学生多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循环。
五、工作中的不足
虽说针对两级分化的现象采取了措施,但是效果不明显,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汲取好的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现在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给自己加油!
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篇2一、认真分析,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人承担七年级整个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了解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这样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我把在上一学年教育教学得失进行一个回顾、归纳,找出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缺憾,避免老问题再次出现;把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发扬,形成具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对学生入学的成绩进行分析,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为本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期的教育教学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离不开夜以继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所以,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问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学中积累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他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到网络上查找各种媒体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也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充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励与快乐。
(二)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在本学期的内容讲解中,我重点交给学生们如何总结归纳教材内容,把比较烦杂的内容梳理清楚,从四个方面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最后又回到各个国家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本章内容条理究非常清楚,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四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深感责任之重,是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很少划“×”,对于错题我只是在题的旁边划上“?”,或者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以及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期中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厌学了。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我给了他们更多鼓励的话,也谈到了我得期许,希望他们在期末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
(四)地图训练抓能力。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高低。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都要把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三、深入教研教改,加强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时代的步伐,都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工作和学习中去我将会更加积极、主动,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的教学中。
……此处隐藏2012个字……5题(5)天然药物。3题
题型:填空或简答。
要求:紧扣重要知识点,写清组号和答案。
该环节意图是让学生完成题目选择,因为分小组分内容,这样题目就不会重复,知识点也很难遗漏,并且小组讨论的同时就是小组成员对该范围知识进行复习与理解的过程。
2.每组抽题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可以继续抽题,最多回答3道题。记录完成优秀的学生的名单,表现列入平时成绩。
该环节意图是让学生自己完成题目的同时,对本章知识进行复习,包括自己的思考与回答,或是对别人回答问题的思考与补充,这些都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实录
上该复习课时,我拿了一个纸盒走进班级,学生们都很好奇,我说:“今天我们就用这个纸盒来进行第二章知识的复习。”学生们纷纷议论,更加好奇。于是我按自己事先的计划,先和学生一起复习本章内容的主要重要知识,并一边根据大家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
(1)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食物的酸碱性
(3)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4)人工合成药物
(5)天然药物
然后划分小组,分配内容,安排活动,提出要求,也规定了时间。
学生开始讨论如何出题,气氛非常热烈,有分歧,有讨论,有争论,有附和。整整十分钟时间,学生们在认真翻书查看内容的同时不断在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认真地把题目和答案用小纸条写下来,然后折起,放到我带来的纸盒里。
等到所有小组的题目都已经放入纸盒中,便让学生从其中抽取题目,我读题目,他进行回答。这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答题的固然紧张,希望回答正确,而出题的也很用心地在听,并且判断。在一道道题目解答的过程中,有错误、有遗憾,也有感叹和赞扬,全班同学拿出了非比寻常的热情投入其中,复习变得主动而积极。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适当的评论和分析,并且针对重难点再给予强调。很快下课的铃声便响起,学生都意犹未尽,于是相约晚自习继续复习。
四、教学反思
1.多余的担心
这是我五年教学以来气氛最活跃的一节复习课,起初,我担心学生是因为“好玩”,所以才动了起来,那样就会记得快也忘得快,而并不是真正能进入课堂进行有效地复习,反而浪费了一节宝贵的复习课时间。但是,考试结果表明,学生并没有因为这一节活泼的复习课而耽误成绩,相反,成绩还取得了进步。这表明我们不应该因为惧怕失败而拒绝进行尝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惧怕尝试会失去很多机会。
2.复习的策略
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究竟应该怎样安排?上完这节课,我想了很久,一直以来,我都固执地认为,考前进行知识的系统整理是非常必要的,直到新教材让我无法从“系统”入手,这才逼得我不得不想别的办法。复习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了解重难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面对越来越零散的化学知识和学生越来越被动的学习心态,怎样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复习,成为越来越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经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对复习课的教学观点有了一些转变,那就是注重课堂效果。此节课采用的“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在最初我并不是很想在课堂应用,毕竟这种方法在我看来似乎更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而不是应该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但是,如果针对课堂气氛和效率而言,这种方法是合适的。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复习有些相违背,但是事实证明学生在自由的活动和轻松的气氛中很好地完成了一章的复习。所以我想也许最要改变的是我们老师的观点,究竟有效的复习是什么,应该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
3.仍要继续的尝试
本节课是我对复习课教学的一种尝试,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
(1)怎样压缩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尽可能增大一节课里的知识容量?
(2)怎样在“自问自答”的复习方式中渗透自主复习的学习方法?
(3)怎样帮助学生在“散”的知识点中找关系,学会建构知识网络?
(4)怎样培养文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真正兴趣,主动而积极地学习?
我相信,只要是本着从学生角度出发,认真思考,仔细备课,无论今后的尝试是成是败,都会给我的化学教学留下宝贵的财富。
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篇5不觉本学期已过半,上周学校组织了期中检测,语文成绩不甚理想。阅毕试卷,掩卷静思,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以下回顾总结。
从学期初我就全身心投入到本班的教学工作中,丝毫不敢懈怠。反思半学期来的教学情况,有得也有失,有所收获的是:通过强化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较以往已有所进步,自行阅读课文的速度也有所提高,学习态度较端正。
不足之处主要是: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有时候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有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写作文的方法,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较差。
通过这次测试,也能找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是语言表达能力仍需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遣词造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习作时,出现了语句不够完整、语言晦涩难懂、语言不够规范准确等语病。
二是卷面不够规范。《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技能、书写习惯提出了基本要求。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仍有一部分同学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既增加了阅卷的难度,也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结合这次考试情况和教学实际,我觉得今后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改进:
1、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对那些难以掌握或易混淆的字词,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和生活实际,通过一些形象生活的事例、教具,让学生直观的、形象地掌握知识。
2、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校是一个大课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锻炼与培养,养成认真、严谨、细致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要增强学生的灵活性。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把成语、古诗、对联、谚语格言和歇后语进行归类,提高在不同语境的灵活运用能力。
4、要加强课堂阅读教学。老师在教授课文时,要把阅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平时的提问要在“准”和“巧”上下工夫;问题要有思考度和启发性,要落实在理解课文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上,沿着文章的思路、围绕文章的中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总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在为本班学生打好小学语文基础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力争在下半段的考核中能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