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模板九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1一、教学要求
本学期继续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是在我区原《高中物理学习讲义》的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新大纲修改而成的。《高中物理学习讲义》在我区连续试用了11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我区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特色。经过修改后的这套教科书,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学习讲义》的基本特点,并且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精神,对教科书的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课后的习题等都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注意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助于高一学生的学习。
根据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在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根据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和和教学目标要求,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二、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3课时(未计入可安排的选修课一课时)计算,共51课时。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建议各章的教学时数为:
第一章 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6课时
第二章 直线运动 9课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6课时
第四章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6课时
期复习与练习
第五章 物体的平衡 4课时
第六章 圆周运动 6课时
第七章 万有引力 6课时
第八章 功 动能定理 5课时
学生实验 7课时
期末复习与练习
三、几点说明: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四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
三、主要教研活动
本年级教研活动的重点是对新大纲的学习和落实,特别是最近几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和刚开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师更要加强研究。全体的教材教法分析与介绍,一般每月一次,对新高一教师则准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经验介绍、研究课等。
高一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高一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3一、备课组工作指导思想
以教学为中心,扎根于课堂,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推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学反思和习题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教材分析
结合学习一般规律,本学期我们计划用两个周结束必修一第四章,剩余时间学习必修二及选四中的部分内容(相关化学反应与能量)
2、分层教学
这学期我们分三个层次,在教学上要体现出区别,具体做法学案 ……此处隐藏4034个字……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单元第八节,讲述伯努利方程,为选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表:
时间课题内容器材作业第一周 一、曲线运动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第二周三、平抛物体的运动习题课四、匀速圆周运动第三周五、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七、离心现象及其应用第四周习题课习题课一、行星的运动第五周二、万有引力定律三、引力常量的测定习题课第六周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五、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六、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第七周习题课习题课习题课第八周一、功二、功率三、功和能第九周习题课四、动能 动能定理五、重力势能第十周习题课习题课习题课第十一周六、机械能守恒定律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第一周
高一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8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沪科版《必修二》。全书共六章,分别为第一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第三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第四章《能量守恒与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章《经典力学与现代物理》。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以抛体运动和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②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③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④了解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物理知识。
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研究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第二节,研究平抛运动特点及其规律物。
第二部分第三节,研究斜抛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补充知识:从特殊到一般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和实例。
第二部分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以及离心现象。
第三章《动能的变化和机械能》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探究动能变化与做工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相关知识。
第三部分第三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第四章《动能的变化和机械能》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势能和机械功的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第二节和第三节,研究机械能和能量的守恒定律及能量的转化(重点)
第三部分第三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部分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部分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六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高一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9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周次日期
1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43.14—3.20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53.21—3.2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3.28—4.0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及习题课
74.04—4.10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84.11—4.17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94.18—4.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104.25—5.01期中考试
115.02—5.08功、功率及习题课
125.09—5.15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35.16—5.22动能定理习题课
145.23—5.29机械能守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55.30—6.05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66.06—6.12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76.13—6.19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及习题课
186.20—6.2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和电容
196.27—7.03静电的利用及危害及静电场单元检测
207.04—7.09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